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引言 | 第10-12页 |
(一) 对拴马桩雕刻艺术形式美感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二) 关于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11-12页 |
(三) 本文的努力目标 | 第12页 |
(四)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拴马桩的整体情况 | 第12-20页 |
(一) 拴马桩产生的历史、地理条件及其分布 | 第12-14页 |
(二) 拴马桩的结构和名称 | 第14-17页 |
(三) 拴马桩的类型 | 第17页 |
(四) 产生拴马桩雕刻艺术形式之成因 | 第17-20页 |
三、分析拴马桩雕塑艺术形式 | 第20-26页 |
(一) 拴马桩雕刻艺术的载体——石头 | 第20页 |
(二) 拴马桩的造型制式特征 | 第20-23页 |
(三) 拴马桩雕塑的变形与夸张手法 | 第23-24页 |
(四) 拴马桩圆雕、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造型手法 | 第24页 |
(五) 拴马桩雕塑中人物与动物相结合(人驭狮)的造型方法 | 第24-25页 |
(六) 拴马桩雕塑的程式化与随意性相结合的造型方法 | 第25-26页 |
四、拴马桩雕塑与石狮文化和民居建筑的关系 | 第26-32页 |
(一) 拴马桩雕塑与中国石狮文化 | 第26-30页 |
(二) 拴马桩与民居建筑 | 第30-32页 |
五、拴马桩雕塑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创新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