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硫酸化多糖及其生物活性 | 第14-19页 |
1.1 动物来源的硫酸化多糖 | 第15页 |
1.2 海洋藻类来源的硫酸化多糖 | 第15-19页 |
2、卡拉胶及其寡糖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2.1 卡拉胶的结构 | 第20页 |
2.2 卡拉胶寡糖及其制备方法 | 第20-23页 |
2.3 卡拉胶寡糖的生物作用 | 第23-24页 |
3、糖类物质的硫酸化修饰 | 第24-26页 |
4、硫酸化糖类物质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6-30页 |
5、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新型酶降解κ-卡拉胶及其寡糖产物的分析和制备研究 | 第32-54页 |
1、实验部分 | 第32-37页 |
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2-33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1.1.3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1.2.1 菌株的活化和培养 | 第33页 |
1.2.2 κ-卡拉胶酶的分离纯化 | 第33-34页 |
1.2.3 κ-卡拉胶酶的相对酶活力 | 第34-35页 |
1.2.3.1 κ-卡拉胶酶活力的测定 | 第34页 |
1.2.3.2 κ-卡拉胶酶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1.2.3.3 κ-卡拉胶酶相对酶活力的评价 | 第35页 |
1.2.4 κ-卡拉胶酶的底物特异性研究 | 第35页 |
1.2.5 κ-卡拉胶酶分子量的测定 | 第35-36页 |
1.2.6 κ-卡拉胶寡糖的酶法制备 | 第36页 |
1.2.7 酶降解κ-卡拉胶寡糖的TLC分析 | 第36页 |
1.2.8 酶降解κ-卡拉胶寡糖的HPLC分析 | 第36-37页 |
1.2.8.1 κ-卡拉胶寡糖的AEC衍生化标记 | 第36页 |
1.2.8.2 标记产物的HPLC分析 | 第36-37页 |
1.2.9 酶降解κ-卡拉胶寡糖醇的制备 | 第37页 |
1.2.10 ESI-MS和CID MS/MS分析 | 第37页 |
2、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7-52页 |
2.1 κ-卡拉胶酶的分离纯化 | 第37-38页 |
2.2 κ-卡拉胶酶的相对酶活力 | 第38-40页 |
2.3 κ-卡拉胶酶的底物特异性 | 第40-41页 |
2.4 κ-卡拉胶酶的分子量 | 第41-42页 |
2.5 酶降解κ-卡拉胶寡糖的TLC分析结果 | 第42页 |
2.6 酶降解κ-卡拉胶寡糖的ESI-MS分析结果 | 第42-45页 |
2.7 酶降解κ-卡拉胶寡糖的HPLC分析结果 | 第45-48页 |
2.7.1 酶降解κ-卡拉胶寡糖与AEC的衍生 | 第45-48页 |
2.7.2 不同聚合度κ-卡拉胶寡糖的定量分析 | 第48页 |
2.8 酶降解κ-卡拉胶寡糖的CID MS/MS分析结果 | 第48-52页 |
2.8.1 κ-卡拉胶寡糖醇的制备 | 第48-49页 |
2.8.2 κ-卡拉胶寡糖的序列分析 | 第49-52页 |
2.9 κ-卡拉胶酶酶切位点的确定 | 第52页 |
3、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不同方法对κ-卡拉胶的降解及其寡糖产物的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4-84页 |
1、实验部分 | 第55-59页 |
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55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55页 |
1.1.3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55-59页 |
1.2.1 不同降解方法制备κ-卡拉胶寡糖 | 第55-56页 |
1.2.1.1 自由基氧化降解 | 第55页 |
1.2.1.2 温和酸水解 | 第55-56页 |
1.2.1.3 酶降解 | 第56页 |
1.2.1.4 部分还原性水解 | 第56页 |
1.2.2 降解产物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第56页 |
1.2.3 降解产物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 第56-57页 |
1.2.4 ESI-MS和CID MS/MS分析 | 第57页 |
1.2.5 κ-卡拉胶寡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57-58页 |
1.2.5.1 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的评估 | 第57页 |
1.2.5.2 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评估 | 第57页 |
1.2.5.3 还原能力的评估 | 第57-58页 |
1.2.5.4 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评估 | 第58页 |
1.2.6 κ-卡拉胶寡糖的细胞内抗氧化活性的评估 | 第58-59页 |
1.2.6.1 人肝癌细胞HepG2的培养 | 第58页 |
1.2.6.2 细胞内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58-59页 |
2、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9-83页 |
2.1 κ-卡拉胶寡糖的制备 | 第59-61页 |
2.1.1 还原糖含量的比较 | 第59页 |
2.1.2 κ-卡拉胶寡糖产率的比较 | 第59-60页 |
2.1.3 硫酸基含量的比较 | 第60-61页 |
2.2 κ-卡拉胶寡糖的ESI-MS和CID MS/MS分析结果 | 第61-70页 |
2.2.1 H_2O_2降解 | 第61-62页 |
2.2.2 HCl水解 | 第62-63页 |
2.2.3 κ-卡拉胶酶降解 | 第63-64页 |
2.2.4 部分还原性水解 | 第64-70页 |
2.3 κ-卡拉胶寡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第70-79页 |
2.3.1 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 | 第70-72页 |
2.3.2 对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第72-75页 |
2.3.3 还原能力 | 第75-77页 |
2.3.4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第77-79页 |
2.4 K-卡拉胶實糖的细胞内抗氧化活性 | 第79-83页 |
3、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四章 GC-MS用于多糖硫酸化位点分析的新方法研究 | 第84-109页 |
1、实验部分 | 第84-89页 |
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84-85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84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84-85页 |
1.1.3 实验仪器 | 第85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85-89页 |
1.2.1 枸杞多糖LbGp1-OL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 第85-86页 |
1.2.2 枸杞多糖LbGp1-OL的硫酸化修饰 | 第86页 |
1.2.3 总糖含量的测定 | 第86页 |
1.2.4 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 第86-87页 |
1.2.5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第87页 |
1.2.6 红外光谱分析 | 第87页 |
1.2.7 部分酸水解 | 第87-88页 |
1.2.8 单糖组成的定量分析 | 第88页 |
1.2.9 甲基化 | 第88页 |
1.2.10 脱硫酸基 | 第88-89页 |
1.2.11 GC-MS分析 | 第89页 |
2、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89-107页 |
2.1 枸杞多糖LbGp1-OL的分离纯化 | 第89页 |
2.2 硫酸化枸杞多糖LbGp1-OL-SL和LbGp1-OL-SH的制备 | 第89-90页 |
2.3 LbGp1-OL、LbGp1-OL-SL和LbGp1-OL-SH理化性质的比较 | 第90-92页 |
2.3.1 总糖含量的比较 | 第90-91页 |
2.3.2 硫酸基含量的比较 | 第91页 |
2.3.3 相对分子质量的比较 | 第91-92页 |
2.4 FT-IR谱图分析 | 第92页 |
2.5 单糖组成的定量分析比较 | 第92-96页 |
2.6 脱硫酸基分析 | 第96页 |
2.7 甲基化分析 | 第96-107页 |
3、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2-144页 |
(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42-143页 |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43-144页 |
致谢 | 第144-146页 |
作者简介 | 第146页 |
获奖情况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