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壳聚糖性质及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1.2.1 壳聚糖性质 | 第9-10页 |
1.2.2 壳聚糖化学改性及吸附作用 | 第10-11页 |
1.3 环糊精性质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环糊精性质 | 第11-13页 |
1.3.2 环糊精化学改性及吸附作用 | 第13页 |
1.4 壳聚糖固载环糊精的研究与应用 | 第13-18页 |
1.4.1 壳聚糖固载环糊精的合成路线 | 第14-15页 |
1.4.2 壳聚糖固载环糊精的应用 | 第15-18页 |
1.5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5.1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O-季铵盐改性壳聚糖环糊精的制备与表征 | 第20-29页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1 制备原理 | 第21页 |
2.2.2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2.2.3 O-HTACC-g-CD的制备方法 | 第22页 |
2.2.4 β-环糊精含量测定方法 | 第22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2.3.1 β-环糊精含量确定 | 第22-23页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24页 |
2.3.3 核磁氢谱分析 | 第24-25页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5-26页 |
2.3.5 同步热效应分析 | 第26-27页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O-HTACC-g-CD对苯酚吸附性能研究 | 第29-45页 |
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3.2.1 苯酚标准曲线测定 | 第29-30页 |
3.2.2 苯酚吸附实验评价 | 第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3页 |
3.3.1 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0-31页 |
3.3.2 不同溶液pH对苯酚吸附性能影响 | 第31-32页 |
3.3.3 不同O-HTACC-g-CD加量对苯酚吸附性能影响 | 第32-33页 |
3.3.4 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苯酚吸附性能影响 | 第33-34页 |
3.3.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苯酚吸附条件 | 第34-37页 |
3.3.6 苯酚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37-40页 |
3.3.7 苯酚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40-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O-HTACC-g-CD对Cr(Ⅲ)吸附性能研究 | 第45-61页 |
4.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5-4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4.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条件 | 第46页 |
4.2.2 元素标准工作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46页 |
4.2.3 Cr(Ⅲ)吸附实验评价 | 第46-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60页 |
4.3.1 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47-48页 |
4.3.2 不同溶液pH对Cr(Ⅲ)吸附性能影响 | 第48-49页 |
4.3.3 不同O-HTACC-g-CD加量对Cr(Ⅲ)吸附性能影响 | 第49-50页 |
4.3.4 不同温度和时间对Cr(Ⅲ)吸附性能影响 | 第50页 |
4.3.5 其他离子对Cr(Ⅲ)吸附性能影响 | 第50-51页 |
4.3.6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Cr(Ⅲ)吸附条件 | 第51-55页 |
4.3.7 Cr(Ⅲ)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55-57页 |
4.3.8 Cr(Ⅲ)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57-59页 |
4.3.9 O-HTACC-g-CD吸附Cr(Ⅲ)产物EDS分析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O-HTACC-g-CD对钻井废水处理效果评价 | 第61-71页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1-6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5.2.1 钻井废水主要参数测定 | 第62页 |
5.2.2 钻井废水酸化预处理实验 | 第62-63页 |
5.2.3 不同pH条件下O-HTACC-g-CD对钻井废水处理的影响 | 第63页 |
5.2.4 不同O-HTACC-g- CD加量对钻井废水处理的影响 | 第63页 |
5.2.5 不同温度条件下O-HTACC-g-CD对钻井废水处理的影响 | 第63页 |
5.2.6 不同时间条件下O-HTACC-g-CD对钻井废水处理的影响 | 第6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0页 |
5.3.1 钻井废水基本性质 | 第63-64页 |
5.3.2 钻井废水酸化预处理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5.3.3 不同pH对钻井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4 不同O-HTACC-g- CD加量对钻井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6-67页 |
5.3.5 不同温度对钻井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7页 |
5.3.6 不同时间对钻井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7-68页 |
5.3.7 钻井废水吸附产物分析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后续工作建议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