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微球的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10页
绪论第10-22页
    0.1 组织工程与组织修复第10-11页
    0.2 组织工程在修复医学中的发展第11-12页
    0.3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第12-14页
        0.3.1 天然高分子材料第12-13页
        0.3.2 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第13-14页
    0.4 骨组织工程材料的发展前景第14页
    0.5 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第14-19页
        0.5.1 静电纺丝技术第14-16页
        0.5.2 热致相分离第16-17页
        0.5.3 3D打印技术第17-19页
        0.5.4 自组装第19页
    0.6 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第19-20页
        0.6.1 表面接枝改性第19-20页
        0.6.2 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接枝技术第20页
        0.6.3 表面肝素化第20页
    0.7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20-21页
    0.8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1-22页
第1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1.1 试剂与仪器设备第22页
        1.1.1 试剂第22页
    1.2 实验方法第22-23页
        1.2.1 管状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第22-23页
        1.2.2 氨基化表面修饰的PLLA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第23页
        1.2.3 PLLA微球的制备第23页
    1.3 样品的表征第23-24页
    1.4 细胞培养第24-25页
        1.4.1 支架的细胞播种和粘附第24-25页
        1.4.2 支架上细胞的增殖第25页
    1.5 统计学分析第25-26页
第2章 管状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和表征第26-35页
    2.1 前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9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29-34页
        2.3.1 相分离温度和输入电压对管状支架微观形貌的影响第29-30页
        2.3.2 细胞形态的观察第30-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相分离制备氨基化纳米纤维PLLA支架以提高支架的生物活性第35-46页
    3.1 前言第35-36页
    3.2 实验第36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36-44页
        3.3.1 不同溶剂组成对PLLA支架形貌的影响第36-37页
        3.3.2 PLLA支架氨基化修饰分析第37-38页
        3.3.3 支架的亲水性分析第38-41页
        3.3.4 细胞形态学分析第41-44页
    3.4 本章结论第44-46页
第4章 药物和细胞载体的PLLA微球的制备第46-57页
    4.1 前言第46-47页
    4.2 实验内容第47页
        4.2.1 PLLA微球的制备第47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47-56页
        4.3.1 不同助剂对PLLA微球形貌的影响第47-50页
        4.3.2 不同非溶剂配比对PLLA微球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0-51页
        4.3.3 不同聚合物浓度对PLLA微球形貌的影响第51-52页
        4.3.4 载药微球的药物缓释分析第52页
        4.3.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52-53页
        4.3.6 载药微球的体外动态缓释行为第53-54页
        4.3.7 细胞播种和培养第54-56页
    4.4 本章结论第56-57页
第5章 结论第57-58页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7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个人简历第78-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体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关联模型的云制造服务聚合优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