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引言 | 第12-28页 |
1.1 麦田杂草发生情况 | 第12-13页 |
1.2 麦田除草剂的应用与发展 | 第13-15页 |
1.3 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 第15-18页 |
1.4 杂草抗药性产生原因 | 第18-19页 |
1.4.1 除草剂的靶标突变抗性 | 第18-19页 |
1.4.2 对除草剂解毒代谢能力提高 | 第19页 |
1.4.3 对除草剂的屏蔽或隔离作用 | 第19页 |
1.5 杂草抗药性治理 | 第19-21页 |
1.5.1 农业措施是基础 | 第20页 |
1.5.2 遏制、检验是关键 | 第20页 |
1.5.3 化学防治是措施 | 第20-21页 |
1.5.4 生物防治是补充 | 第21页 |
1.6 抗性杂草检测方法 | 第21-25页 |
1.6.1 整株水平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1.6.1.1 温室整株植物测定法 | 第21页 |
1.6.1.2 幼苗检测法 | 第21-22页 |
1.6.1.3 RISQ检测法 | 第22页 |
1.6.2 器官或组织水平测定 | 第22-23页 |
1.6.2.1 培养皿种子检测法 | 第22页 |
1.6.2.2 分蘖检测法 | 第22-23页 |
1.6.2.3 花粉粒萌发法 | 第23页 |
1.6.2.4 叶圆片浸渍技术测定法 | 第23页 |
1.6.3 细胞或细胞器水平检测法 | 第23-24页 |
1.6.3.1 叶片内叶绿素荧光法 | 第23-24页 |
1.6.3.2 离体叶绿体测定技术 | 第24页 |
1.6.3.3 光合速率测定法 | 第24页 |
1.6.4 生理生化鉴定法 | 第24页 |
1.6.5 分子水平检测 | 第24-25页 |
1.6.5.1 酶联免疫法 | 第24-25页 |
1.6.5.2 DNA或RNA分析法 | 第25页 |
1.7 麦田三种抗性杂草 | 第25-27页 |
1.7.1 日本看麦娘抗药性研究 | 第25-26页 |
1.7.2 菵草的抗药性研究 | 第26页 |
1.7.3 耿氏硬草的抗药性研究 | 第26-27页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28-35页 |
2.1 材料 | 第28-30页 |
2.1.1 供试杂草 | 第28页 |
2.1.2 供试药剂 | 第28-29页 |
2.1.3 供试化学试剂及试验仪器 | 第29页 |
2.1.4 供试作物 | 第29页 |
2.1.5 供试地自然概况 | 第29-3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0-35页 |
2.2.1 快速检测方法 | 第30-31页 |
2.2.1.1 种子材料获取 | 第30页 |
2.2.1.2 培养基制取 | 第30页 |
2.2.1.3 RISQ 抗性检测 | 第30-31页 |
2.2.1.4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2.2.2 药剂筛选方法 | 第31-33页 |
2.2.3 田间试验验证 | 第33-35页 |
2.2.3.1 试验设计 | 第33-34页 |
2.2.3.2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当天天气情况 | 第34页 |
2.2.3.3 施药方法 | 第34页 |
2.2.3.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 第34-35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35-46页 |
3.1 抗药性快速检测探究 | 第35-40页 |
3.1.1 种子抗性检测 | 第35-36页 |
3.1.2 杂草不同时期的抗药性检测 | 第36-38页 |
3.1.3 日本看麦娘植株在二叶一心期鉴别剂量 | 第38-39页 |
3.1.4 RISQ法及温室盆栽法测定日本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 | 第39-40页 |
3.2 三种抗性杂草的药剂筛选 | 第40-44页 |
3.2.1 杂草对精噁唑禾草灵抗性水平的测定 | 第40页 |
3.2.2 除草剂对杂草生物活性测定 | 第40-44页 |
3.2.2.1 不同除草剂对菵草的生物活性 | 第40-41页 |
3.2.2.2 不同除草剂对耿氏硬草的生物活性 | 第41-42页 |
3.2.2.3 不同除草剂对日本看麦娘的生物活性 | 第42-44页 |
3.3 田间试验验证 | 第44-46页 |
3.3.1 日本看麦娘二叶期抗药性快速检测 | 第44页 |
3.3.2 日本看麦娘药剂防治比较 | 第44-46页 |
4.讨论 | 第46-50页 |
4.1 快速检测探究试验 | 第46-47页 |
4.2 药剂筛选 | 第47-48页 |
4.3 田间药效试验 | 第48页 |
4.4 论文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 第48-49页 |
4.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49-50页 |
5.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