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0页 |
一、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 | 第10-19页 |
(一) 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的传承和演变 | 第10-13页 |
1、未成文的蒙古族习惯法时期("约孙"时期) | 第10-11页 |
2、成吉思汗《大札撒》时期 | 第11-12页 |
3、蒙古族法制政教并行时期 | 第12页 |
4、清代蒙古族地方法时期 | 第12-13页 |
(二) 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主要内容 | 第13-19页 |
1、保护草场 | 第13-15页 |
2、保护水资源 | 第15-16页 |
3、保护森林资源 | 第16-17页 |
4、保护野生动物 | 第17-19页 |
二、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的价值 | 第19-24页 |
(一) 生态保护法律观 | 第19-22页 |
1、人与自然协调平衡的发展观 | 第19-20页 |
2、对动植物有恻隐之心的伦理道德观 | 第20-21页 |
3、认为自然资源是无比珍贵的价值观 | 第21-22页 |
(二) 生态保护法律观评价 | 第22-24页 |
三、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对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借鉴 | 第24-29页 |
(一)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 | 第24-25页 |
(二) 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工程中的生态保护政策 | 第25-26页 |
(三) 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的借鉴意义 | 第26-29页 |
1、实现立法价值的转换 | 第26页 |
2、在地方立法中合理借鉴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 | 第26-28页 |
3、树立生态本位法律观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