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民主党派及其活动论文

协商民主视角下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问题研究--以中国农工民主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 选题缘由第9页
        2.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0-14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6-17页
        1. 论文的创新点第16页
        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6-17页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第17-22页
    (一) 相关概念第17-18页
        1. 民主党派第17页
        2. 政党协商第17-18页
        3. 参政议政第18页
    (二) 理论阐释第18-22页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第18-20页
        2. 公共治理理论第20-21页
        3. 社会政策多源流理论第21-22页
二、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参政议政的现状分析第22-31页
    (一) 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发展概况第22-23页
        1. 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的组织发展第22页
        2. 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员队伍第22-23页
    (二) 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参政议政体制机制第23-27页
        1. 参政议政组织职能配置第23-24页
        2. 参政议政具体工作制度第24-25页
        3. 参政议政工作流程第25-27页
    (三) 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参政议政的成就和经验第27-31页
        1. 参政议政工作成就第27-29页
        2. 参政议政经验第29-31页
三、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31-39页
    (一) 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1. 参政议政工作层次仍然较低第31页
        2. 参政议政工作过程仍不顺畅第31-32页
        3. 参政议政工作的实效和质量仍然不高第32页
        4. 参政议政工作人才队伍仍然匮乏第32-33页
        5. 参政议政工作后勤保障仍然不足第33页
        6. 社会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认识不足第33-34页
    (二) 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参政议政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4-39页
        1. 参政议政体制不完善第34页
        2. 参政议政机制不健全第34-35页
        3. 参政议政资源相对缺乏第35-36页
        4.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足第36-37页
        5.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薄弱第37-39页
四、完善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参政议政的对策建议第39-45页
    (一) 执政党要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完善政党协商制度第39页
        1. 提高领导干部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认识第39页
        2. 大力支持和倡导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第39页
        3. 以党内民主促进多党合作第39页
    (二) 严格落实参政党相关政策,加强参政议政工作保障第39-41页
        1. 加强党外人士的选拔任用第39-40页
        2. 完善各项工作保障制度第40页
        3. 充分民主党派保障知情明政权利第40-41页
    (三) 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激发参政议政工作活力第41页
        1. 加强思想建设第41页
        2. 加强制度建设第41页
        3. 加强理论建设第41页
    (四) 加强人才选拔培训,打造参政议政骨干队伍第41-43页
        1. 注重吸纳参政议政优秀人才第41-42页
        2. 加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培训第42页
        3. 推动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建设第42-43页
    (五)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努力建设“党外智库”第43页
        1. 创造有利于参政议政的社会氛围第43页
        2.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党外智库作用第43页
    (六)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把握创新共享的时代主题第43-45页
        1. 坚持地方党委和农工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第43-44页
        2. 努力把握创新共享的时代主题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第50-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二连浩特为例
下一篇:拉卜楞事件中的黄正清与宣侠父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