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明知”的本体研究 | 第12-26页 |
第一节“明知”的内涵 | 第12-13页 |
第二节“明知”的类别 | 第13-16页 |
一 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中的“明知” | 第13-15页 |
二 对实害的“明知”和对危险的“明知” | 第15-16页 |
三“明知”的事前、事中和事后 | 第16页 |
四 推定的“明知”和认定的“明知” | 第16页 |
第三节“明知”的内容 | 第16-22页 |
一 理论分歧 | 第16-19页 |
二“明知”的应然蕴含 | 第19-21页 |
三 共同犯罪中的“明知” | 第21-22页 |
第四节“明知”标准、程度 | 第22-26页 |
一“明知”的标准 | 第22-24页 |
二“明知”的程度 | 第24-26页 |
第二章“明知”的关系论 | 第26-29页 |
第一节“明知”与希望 | 第26页 |
第二节“明知”与放任 | 第26-27页 |
第三节“明知”与认识错误 | 第27-29页 |
第三章“明知”的认定问题 | 第29-37页 |
第一节 司法证明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司法推定 | 第31-34页 |
一 推定的概念 | 第31页 |
二 关于推定“明知”的立法现状 | 第31-32页 |
三 推定“明知”的构成要件 | 第32-33页 |
四 推定“明知”的范围限定 | 第33-34页 |
第三节“明知”的阻却事由 | 第34-35页 |
第四节“明知”的有责性 | 第35-37页 |
第四章个罪中的“明知”问题 | 第37-44页 |
第一节“明知”毒品犯罪中的认定 | 第37-38页 |
第二节“明知”在持有型犯罪中的认定 | 第38-40页 |
第三节“明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中的认定 | 第40-41页 |
第四节“明知”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中的认定 | 第41-42页 |
第五节“明知”在假币中的认定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