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海南岛不磨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前言第14-25页
    1.1 选题意义和依据第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含金剪切带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戈枕含金剪切带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以前地质与找矿勘探工作第16-21页
        1.3.1 以往区域地质工作第16-17页
        1.3.2 以往矿区勘探工作第17-21页
        1.3.3 以往物、化、遥工作第21页
    1.4 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1.5 主要研究思路第22-25页
        1.5.1 资料收集——研究现状总结第22页
        1.5.2 野外地质调研第22-23页
        1.5.3 室内观察与测试分析第23页
        1.5.4 完成的工作量第23-24页
        1.5.5 主要创新点第24-25页
第2章 测试方法与资源评价技术第25-27页
    2.1 流体包裹体分析第25页
    2.2 电子探针分析第25页
    2.3 H-O同位素分析第25页
    2.4 S同位素分析第25-26页
    2.5 资源评价技术第26-27页
第3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第27-34页
    3.1 戈枕含金剪切带特征第27-28页
    3.2 区域地层第28-30页
    3.3 区域岩浆岩第30页
    3.4 区域构造第30-31页
        3.4.1 区域断裂构造第30-31页
        3.4.2 褶皱构造第31页
    3.5 区域构造演化第31-32页
    3.6 区域矿产第32-34页
        3.6.1 金矿第32-33页
        3.6.2 铅锌银矿第33-34页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第34-47页
    4.1 矿床地质概况第35-39页
        4.1.1 矿区地层第35-36页
        4.1.2 矿区构造第36-38页
        4.1.3 变质作用第38-39页
    4.2 矿体特征第39-40页
    4.3 矿石特征第40-44页
        4.3.1 主要矿石类型第40-41页
        4.3.2 矿石矿物成份第41-44页
        4.3.3 矿石结构构造第44页
    4.4 金的赋存状态及嵌布形式第44页
    4.5 矿体围岩及夹石第44-45页
    4.6 矿物的生长顺序第45-47页
第5章 矿物学与矿物化学特征第47-56页
    5.1 矿物学特征第47-51页
        5.1.1 .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第47-48页
        5.1.2 绿泥石第48-49页
        5.1.3 黄铁矿第49-50页
        5.1.4 闪锌矿第50-51页
    5.2 矿物化学特征第51-54页
        5.2.1 绿泥石第51-52页
        5.2.2 闪锌矿第52-54页
    附表第54-56页
第6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第56-67页
    6.1 包裹体类型第57-58页
    6.2 岩相学特征以及显微测温第58-67页
第7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第67-73页
    7.1 氢氧同位素组成第67-70页
    7.2 硫同位素组成第70-73页
第8章 成矿模式初探与成矿规律总结第73-81页
    8.1 成矿模式初探第73-79页
        8.1.1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第73页
        8.1.2 成矿时代第73-77页
        8.1.3 成矿物质沉淀机理第77页
        8.1.4 矿床成因第77-78页
        8.1.5 成矿模式第78-79页
    8.2 成矿规律总结第79-81页
第9章 找矿预测第81-107页
    9.1 找矿预测要素的分析与提取第81-104页
        9.1.1 基础地质预测第81-82页
            9.1.1.1 地层第81页
            9.1.1.2 构造第81-82页
            9.1.1.3 岩浆岩第82页
            9.1.1.4 围岩蚀变第82页
            9.1.1.5 石英脉第82页
        9.1.2 化探找矿预测第82-94页
            9.1.2.1 不磨矿区第82-90页
            9.1.2.2 不磨矿区外围第90-94页
        9.1.3 地球物理找矿预测要素第94-104页
            9.1.3.1 1 :1万激电中梯特征第95-96页
            9.1.3.2 激电测深第96-99页
            9.1.3.3 CSAMT和AMT第99-104页
    9.2 预测靶区圈定第104-107页
第10章 结论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冈底斯岩基记录的壳幔混合作用及对大陆地壳生长的启示
下一篇:菲律宾岛弧火山岩的钙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