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识别安全协议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技术标准现状 | 第10页 |
·技术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标签成本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安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RFID系统基础 | 第15-31页 |
·RFID系统技术基础 | 第15-18页 |
·RFID系统构成 | 第15-17页 |
·RFID系统的分类 | 第17-18页 |
·RFID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18页 |
·RFID系统的安全问题 | 第18-20页 |
·RFID系统的安全威胁 | 第20-23页 |
·RFID系统的通信模型 | 第20-21页 |
·RFID系统的安全攻击 | 第21-22页 |
·RFID系统的安全模型 | 第22-23页 |
·RFID系统的安全对策 | 第23-31页 |
·物理机制 | 第23-24页 |
·密码机制 | 第24-30页 |
·政策机制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安全认证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 第31-45页 |
·背景知识 | 第31-32页 |
·Hash函数 | 第31-32页 |
·随机数发生器 | 第32页 |
·RFID认证协议的安全需求 | 第32-34页 |
·基于HASH函数的安全认证协议设计 | 第34-39页 |
·新协议初始条件 | 第34-35页 |
·新协议认证过程 | 第35-36页 |
·新协议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新协议安全性分析 | 第37-39页 |
·新协议的安全性证明 | 第39-45页 |
·BAN逻辑概况 | 第39页 |
·BAN逻辑的基本符号 | 第39-40页 |
·BAN基本推理规则 | 第40-41页 |
·安全性的推理证明 | 第41-45页 |
第四章 新协议的仿真实现 | 第45-56页 |
·新协议的仿真环境 | 第45页 |
·新协议的软件设计 | 第45-52页 |
·ACE工具包 | 第45页 |
·软件基本结构 | 第45-46页 |
·协议通信流程 | 第46-48页 |
·认证过程的协议模型 | 第48-49页 |
·协议的报文设计 | 第49-50页 |
·后台数据库设计 | 第50页 |
·协议中的类设计 | 第50-52页 |
·新协议的仿真结果 | 第52-56页 |
·后台服务器端 | 第52-53页 |
·读写器端 | 第53-54页 |
·标签端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总结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