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任务 | 第9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的主要任务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3.1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简介 | 第10页 |
1.3.2 国内外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3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关键参数匹配研究 | 第14-26页 |
2.1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整机布局 | 第14-17页 |
2.1.1 半喂入收割机的割台 | 第14-15页 |
2.1.2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 | 第15页 |
2.1.3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清选装置 | 第15-16页 |
2.1.4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输送装置 | 第16页 |
2.1.5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 | 第16-17页 |
2.2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关键参数 | 第17-23页 |
2.2.1 喂入量 | 第18页 |
2.2.2 谷粒的含水率 | 第18-21页 |
2.2.3 作业速度 | 第21页 |
2.2.4 脱粒滚筒转速 | 第21-23页 |
2.3 喂入量和含水率对作业速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 喂入量和含水率对滚筒转速的影响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关键参数匹配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26-46页 |
3.1 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 第26页 |
3.2 模糊控制的特点 | 第26-27页 |
3.3 模糊控制系统设计原理 | 第27-35页 |
3.3.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27页 |
3.3.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 | 第27-35页 |
3.4 建立半喂入收割机参数匹配模糊控制器 | 第35-45页 |
3.4.1 收割机关键参数匹配的函数关系 | 第36页 |
3.4.2 设计收割机关键参数匹配模糊控制器 | 第36-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 | 第46-60页 |
4.1 遗传算法简介 | 第46-47页 |
4.2 遗传算法的运算过程 | 第47-56页 |
4.2.1 染色体编码 | 第47-48页 |
4.2.2 选择 | 第48-51页 |
4.2.3 交叉 | 第51-53页 |
4.2.4 变异 | 第53-54页 |
4.2.5 选择适应度函数 | 第54-55页 |
4.2.6 遗传算法中的参数选择 | 第55-56页 |
4.3 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收割机参数匹配模糊控制器 | 第56-59页 |
4.3.1 对模糊控制器进行编码 | 第56页 |
4.3.2 建立收割机模糊控制器的适应度函数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基于MATLAB的遗传算法优化收割机模糊控制器 | 第60-72页 |
5.1 MATLAB工具箱功能简介 | 第60-62页 |
5.1.1 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 | 第60-61页 |
5.1.2 MATLAB遗传算法优化工具箱 | 第61-62页 |
5.2 收割机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 | 第62-66页 |
5.3 遗传算法优化收割机模糊控制器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6-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A 遗传算法程序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