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1.1 光化学反应简介 | 第9-10页 |
1.1.2 分子开关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1.3 亚胺类光驱动分子开关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1.4 芳香席夫碱类分子开关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5 电场调控分子性质及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 第15-2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1 Schrodinger方程及三个重要的近似 | 第15-16页 |
2.1.2 自洽场理论 | 第16-17页 |
2.1.3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 第17-18页 |
2.1.4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D-DFT) | 第18-19页 |
2.1.5 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方法(Complete Active Space Self-Consistent Field,CASSCF) | 第19-20页 |
2.1.6 PCM溶剂化效应 | 第20-21页 |
2.2 量子化学计算软件 | 第21-23页 |
2.2.1 Gaussian 09程序软件包简介 | 第21-22页 |
2.2.2 Molcas 8.0程序简介 | 第22-23页 |
第3章 酮亚胺和烯亚胺光分子开关的反应机理研究 | 第23-47页 |
3.1 引言 | 第23-25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25-29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29-45页 |
3.3.1 基态Z/E异构体的稳定点与热异构化反应 | 第29-36页 |
3.3.2 k-Imine和a-Imine的光激发和最大吸收 | 第36-40页 |
3.3.3 k-Imine和a-Imine的S_1态光异构化反应机理 | 第40-41页 |
3.3.4 S_1/S_0圆锥交叉和非绝热跃迁 | 第41-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亚水杨基苯胺开关的反应机理的研究及电场调控 | 第47-61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49-59页 |
4.3.1 基态结构与热化学反应机理 | 第49-52页 |
4.3.2 激发态光顺反异构化反应机理 | 第52-54页 |
4.3.3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机理 | 第54-55页 |
4.3.4 光致C=N旋转和质子转移过程的二维激发态势能面 | 第55-56页 |
4.3.5 施加电场对光致C=N旋转和质子转移机理的影响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