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Ⅴ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钒副族(Ⅴ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氧化钽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3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Ta_2O_5的晶体结构第11页
    1.3 Ta_2O_5的应用第11页
    1.4 稀磁半导体氧化物的发展瓶颈第11页
    1.5 氧空位缺陷对金属氧化物的影响第11-12页
    1.6 选题背景及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实验方法与仪器第13-21页
    2.1 阳极氧化法第13-15页
        2.1.1 实验仪器与原材料第13-14页
        2.1.2 实验过程第14-15页
    2.2 磁控溅射法第15-17页
        2.2.1 磁控溅射原理第15页
        2.2.2 溅射过程的可调参数第15-16页
        2.2.3 溅射制备的原材料及参数第16-17页
    2.3 测试仪器第17-21页
        2.3.1 X射线衍射仪(XRD)第17-18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18-19页
        2.3.3 荧光分光光度计(FS)第19-20页
        2.3.4 物理性能测试系统(PPMS)第20-21页
3 多孔Ta_2O_5的制备及形貌表征第21-27页
    3.1 引言第21页
    3.2 多孔Ta_2O_5薄膜的制备第21-24页
        3.2.1 基底温度对多孔氧化钽薄膜结构的影响第21-22页
        3.2.2 氧气流量对多孔氧化钽薄膜结构的影响第22-24页
        3.2.3 溅射时间对多孔氧化钽薄膜结构的影响第24页
    3.3 多孔Ta_2O_5薄膜的表征第24-26页
        3.3.1 Ta_2O_5薄膜的形貌表征第24-26页
    3.4 小结第26-27页
4 多孔Ta_2O_5的磁性表征与机理解释第27-35页
    4.1 引言第27-28页
    4.2 多孔Ta_2O_5薄膜的磁性表征第28-33页
        4.2.1 多孔氧化钽薄膜的室温铁磁性第28-30页
        4.2.2 溅射时间对多孔氧化钽薄膜磁性的影响第30页
        4.2.3 退火对多孔氧化钽薄膜磁性的影响第30-32页
        4.2.4 多孔氧化钽薄膜磁性与温度的关系第32-33页
    4.3 机理解释第33页
    4.4 小结第33-35页
5 总结与展望第35-37页
    5.1 结论第35页
    5.2 创新点第35页
    5.3 工作展望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nO-SnO2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下一篇:稀土(Eu3+,La3+,Gd3+和Y3+)掺杂层状云母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