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活性污泥法概述 | 第12-13页 |
1.3 活性污泥生物脱氮 | 第13-15页 |
1.3.1 硝化作用 | 第13-14页 |
1.3.2 反硝化作用 | 第14-15页 |
1.3.3 A/O生物脱氮工艺 | 第15页 |
1.4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脱氮 | 第15-16页 |
1.5 生活污水除磷技术 | 第16-17页 |
1.5.1 强化生物除磷技术(EBPR) | 第16页 |
1.5.2 化学除磷技术 | 第16-17页 |
1.6 污泥的处理处置 | 第17-20页 |
1.6.1 污泥的处理处置工艺 | 第17-18页 |
1.6.2 污泥处置面临的挑战 | 第18-20页 |
1.7 新型污泥过程减量方法 | 第20-24页 |
1.7.1 基于溶胞-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技术 | 第20-21页 |
1.7.2 基于代谢解偶联的污泥减量技术 | 第21-22页 |
1.7.3 基于微型动物捕食作用的污泥减量技术 | 第22-23页 |
1.7.4 基于维持代谢的污泥减量技术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第24-31页 |
2.1 污泥过程减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 第24页 |
2.2 试验材料与装置 | 第24-27页 |
2.2.1 污水及污泥来源 | 第24-25页 |
2.2.2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介绍 | 第25-26页 |
2.2.3 现场试验装置介绍 | 第26-27页 |
2.2.4 试验仪器 | 第27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7-31页 |
2.3.1 常规指标测定 | 第27-28页 |
2.3.2 非常规指标测定 | 第28-31页 |
第三章 SPRAS污水处理技术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 第31-38页 |
3.1 SPRAS污水处理技术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31-34页 |
3.1.1 SPRAS污水处理技术对COD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31-32页 |
3.1.2 SPRAS污水处理技术对BOD5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32-33页 |
3.1.3 SPRAS污泥减量模块的有机物沿程变化规律分析 | 第33-34页 |
3.2 SPRAS工艺与传统RAAO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对比 | 第34-35页 |
3.3 SPRAS污水处理系统中异养菌浓度的测定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SPRAS污水处理技术的硝化特性研究 | 第38-49页 |
4.1 不同工况条件下SPRAS污水处理技术的硝化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4.2 SPRA'S工艺与传统RAAO工艺对NH_3-N去除效果对比 | 第39-40页 |
4.3 硫化物对硝化菌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 第40-44页 |
4.3.1 硝化菌最大比增长速率的测定原理 | 第40页 |
4.3.2 白龙港厂硝化菌最大比增长速率的测定 | 第40-41页 |
4.3.3 白龙港厂和曲阳厂硝化菌最大比增长速率的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4.3.4 硫化物浓度的测定 | 第42页 |
4.3.5 Na_2S对硝化菌活性的抑制作用 | 第42-43页 |
4.3.6 不同系统污泥硝化菌的活性影响研究 | 第43-44页 |
4.4 SPRAS污水处理技术的强化硝化特性研究 | 第44-45页 |
4.5 SPRAS污水处理系统中自养菌浓度的测定 | 第45-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SPRAS污水处理技术的脱氮性能研究 | 第49-56页 |
5.1 SPRAS污水处理技术对TN的去除 | 第49-50页 |
5.2 SPRAS污水处理技术氮的沿程变化规律分析 | 第50-53页 |
5.3 SPRAS工艺与RAAO工艺氮的沿程变化规律对比 | 第53-54页 |
5.4 SPRAS工艺SND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第54-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SPRAS污水处理技术的化学除磷研究 | 第56-63页 |
6.1 SPRAS污水处理技术对TP的去除 | 第56页 |
6.2 化学除磷药剂种类的筛选 | 第56-58页 |
6.3 PAC最佳投加量试验 | 第58-61页 |
6.4 化学除磷药剂现场试验 | 第6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七章 SPRAS污水处理技术的污泥性能与减量机理初探 | 第63-77页 |
7.1 SPRAS污水处理技术的污泥性能研究 | 第63-64页 |
7.2 SPRAS污水处理技术对SS的处理效果研究 | 第64-65页 |
7.3 白龙港小试SPRAS工艺的污泥泥龄核算 | 第65-66页 |
7.4 白龙港小试SPRAS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核算 | 第66页 |
7.5 SPRAS系统减量段参数变化分析 | 第66-68页 |
7.6 SPRAS污水处理技术的减量机理研究 | 第68-76页 |
7.6.1 污泥过程减量质量平衡计算 | 第68-69页 |
7.6.2 污泥过程减量试验方法 | 第69-71页 |
7.6.3 污泥过程减量效果分析 | 第71-72页 |
7.6.4 污泥过程减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 | 第72-74页 |
7.6.5 污泥过程减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74-75页 |
7.6.6 污泥过程减量动力学初探 | 第75-76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7-79页 |
8.1 结论 | 第77-78页 |
8.2 建议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在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