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流体力学论文--多相流论文

不同角度Y型汇流下蛇形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实验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参数第12-13页
        1.3.1 基本参数第12-13页
        1.3.2 几个重要的无量纲参数第13页
    1.4 微通道定义及尺寸第13-14页
    1.5 界面特性第14-15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实验装置及流程第16-23页
    2.1 微通道的结构与制作第16-17页
        2.1.1 微通道的结构设计第16-17页
        2.1.2 微通道的制作过程第17页
    2.2 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实验系统第17-21页
        2.2.1 高速摄影系统第18-20页
        2.2.2 气液两相流驱动系统第20-21页
    2.3 流体物性参数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Y-90°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动特性第23-49页
    3.1 流型观测及特点第23-25页
    3.2 泡状流气泡长度的影响因素第25-27页
    3.3 戟形弹状流气弹长度及液膜厚度的比较第27-33页
        3.3.1 气弹形状的对比第28页
        3.3.2 气戟及液塞长度的变化第28-31页
        3.3.3 液膜厚度及长细比第31-33页
    3.4 戟形弹状流空隙率的实验测定与关联第33-43页
        3.4.1 图像法测量原理第34-35页
        3.4.2 空隙率理论模型第35-43页
    3.5 附壁流第43-44页
    3.6 液环流第44-45页
    3.7 环状流第45-48页
    3.8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Y-50°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型第49-60页
    4.1 弹状流第49-53页
    4.2 波状分层流第53-56页
    4.3 弥散流第56-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Y-130°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型第60-66页
    5.1 二者共有的流型第60-63页
    5.2 二者不同的流型第63-65页
        5.2.1 上气下液型第63页
        5.2.2 上液下气型第63-65页
    5.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压(Nd,Ce)FeB/CaF2复合磁体的磁电性能和微结构研究
下一篇:自突触和内噪声作用下神经元网络动力学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