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3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5页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物流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物流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农产品物流的概念 | 第17页 |
2.1.3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18页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第18-19页 |
2.2.3 第三方物流理论 | 第19-20页 |
3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 第20-27页 |
3.1 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 | 第20-21页 |
3.2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及市场化程度 | 第21-22页 |
3.3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状况多元化 | 第22-23页 |
3.4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硬件基础 | 第23-25页 |
3.5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软件水平 | 第25-27页 |
4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7-36页 |
4.1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分析 | 第27-33页 |
4.1.1 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 第27-29页 |
4.1.2 以大型零售企业(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 第29-31页 |
4.1.3 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 第31页 |
4.1.4 供应链物流联盟模式 | 第31-33页 |
4.2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4.2.1 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 | 第33-34页 |
4.2.2 缺乏冷链相应的法规和技术规范,信息化水平低 | 第34页 |
4.2.3 缺乏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 第34页 |
4.2.4 市场设备设施不完善 | 第34-35页 |
4.2.5 政府及相关部门管理不明确 | 第35-36页 |
5 发达国家冷链物流模式发展基本经验与启示 | 第36-40页 |
5.1 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模式 | 第36-38页 |
5.1.1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 第36-37页 |
5.1.2 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 第37-38页 |
5.2 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经验借鉴 | 第38-40页 |
5.2.1 构建现代冷链物流模式体系 | 第38页 |
5.2.2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 | 第38-39页 |
5.2.3 提高冷链物流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 第39-40页 |
6 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0-45页 |
6.1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整合 | 第40-42页 |
6.1.1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前向整合 | 第40-41页 |
6.1.2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后向整合 | 第41页 |
6.1.3 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整合 | 第41-42页 |
6.2 推动建立多种模式的冷链物流体系 | 第42页 |
6.3 加强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 | 第42页 |
6.4 加强冷链行业标准政府部门管理和市场监管 | 第42-43页 |
6.5 鼓励并扶持第三方冷链物流为主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 第43-45页 |
7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