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2章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概述 | 第15-18页 |
2.1 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1 长期护理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长期护理保险的定义 | 第15-16页 |
2.1.3 长期护理保险与其他人身保险的对比 | 第16页 |
2.2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2.1 给付条件 | 第16-17页 |
2.2.2 给付方式 | 第17页 |
2.2.3 给付限制 | 第17页 |
2.2.4 给付水平 | 第17-18页 |
第3章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8-32页 |
3.1 我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 第18-22页 |
3.1.1 保险意识的提高与长期护理保险的未来需求 | 第18-19页 |
3.1.2 人口老龄化加重与长期护理保险的未来需求 | 第19-22页 |
3.2 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和局限 | 第22-23页 |
3.3 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3-26页 |
3.3.1 保险费率过高 | 第25页 |
3.3.2 给付标准简单,理赔程序存在缺陷 | 第25页 |
3.3.3 保险金的给付方式较为单一 | 第25-26页 |
3.3.4 没有特殊条款的设置和条款的自主选择权 | 第26页 |
3.4 具体险种介绍分析 | 第26-30页 |
3.4.1 《美满今生个人护理保险》 | 第26-28页 |
3.4.2 《美满尊享个人护理保险》 | 第28-29页 |
3.4.3 两款产品评价 | 第29-30页 |
3.5 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原则及不足 | 第30-32页 |
3.5.1 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坚持的原则 | 第30-31页 |
3.5.2 现阶段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不足 | 第31-32页 |
第4章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概况与产品分析 | 第32-41页 |
4.1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主要内容 | 第32-36页 |
4.1.1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产品需求人群 | 第32-33页 |
4.1.2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获取渠道 | 第33页 |
4.1.3 长期护理状态的界定 | 第33页 |
4.1.4 保险金给付方式 | 第33-34页 |
4.1.5 保险责任范围及责任免除 | 第34页 |
4.1.6 保费的影响因素 | 第34-36页 |
4.1.7 产品创新 | 第36页 |
4.2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分析 | 第36-38页 |
4.2.1 长期护理费用预估 | 第36-37页 |
4.2.2 投保示例 | 第37-38页 |
4.2.3 具体保险责任范围 | 第38页 |
4.3 我国与美国长期护理产品的对比 | 第38-41页 |
第5章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改进的具体构想 | 第41-48页 |
5.1 从保险合同设计上来优化产品 | 第41-42页 |
5.1.1 放宽投保年龄限制 | 第41页 |
5.1.2 延长保险金的给付期间 | 第41页 |
5.1.3 单一保险责任同时丰富保障范围 | 第41-42页 |
5.1.4 灵活设置观察期 | 第42页 |
5.1.5 特殊条款及条款自主选择权的增设 | 第42页 |
5.2 多方位完善理赔标准及服务模式 | 第42-45页 |
5.2.1 规范保险金的给付条件 | 第42-43页 |
5.2.2 保险金给付方式的多样化 | 第43页 |
5.2.3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理赔程序 | 第43-44页 |
5.2.4 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及网络,防范道德风险 | 第44页 |
5.2.5 普及社区责任护理制度,实现高效理赔 | 第44-45页 |
5.3 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 第45-48页 |
5.3.1 建立健全“长期护理状态”分级标准判定体系 | 第46页 |
5.3.2 提高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公司经营专业化程度 | 第46-47页 |
5.3.3 鼓励长期护理机构的建立 | 第47页 |
5.3.4 建立长期护理培训学校以及设立相应的资格考试 | 第47页 |
5.3.5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发应注意结合国家政策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