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基于碳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氢能第11-15页
        1.2.1 氢能的优点第11-12页
        1.2.2 制氢技术第12-13页
        1.2.3 电解水制氢技术第13-15页
    1.3 碱性阳极析氧催化剂的研究第15-18页
        1.3.1 贵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5-16页
        1.3.2 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6-18页
    1.4 微生物燃料电池第18-20页
        1.4.1 微生物燃料电池概述第18-19页
        1.4.2 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9-20页
    1.5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5.1 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第20-21页
        1.5.2 过渡金属氧化物第21-22页
    1.6 碳纳米材料介绍第22-25页
        1.6.1 碳纳米管的介绍及应用第22-23页
        1.6.2 石墨烯和类石墨烯的介绍及应用第23-24页
        1.6.3 碳纤维的介绍及应用第24-25页
    1.7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33页
    2.1 实验试剂第27-28页
    2.2 实验主要设备及型号第28页
    2.3 催化剂物理表征第28-30页
        2.3.1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28-29页
        2.3.2 催化剂的形貌和元素成分分析第29页
        2.3.3 催化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29-30页
    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第30-31页
        2.4.1 线性扫描伏安法第30页
        2.4.2 交流阻抗法第30-31页
        2.4.3 计时电流测试第31页
        2.4.4 计时电位测试第31页
    2.5 MFC性能测试和分析方法第31-33页
        2.5.1 电压测试第31-32页
        2.5.2 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第32-33页
第三章 H-TiO_2/MnO_x纳米线的阳极析氧性能研究第33-45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实验部分第33-35页
        3.2.1 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第33-34页
        3.2.2 H-TiO_2纳米线的制备第34页
        3.2.3 H-TiO_2/MnO_x纳米线的制备第34页
        3.2.4 物理性能表征第34-35页
    3.3 结果讨论第35-43页
        3.3.1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第35-36页
        3.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36-37页
        3.3.3 扫描电镜分析第37-38页
        3.3.4 透射电镜分析第38-39页
        3.3.5 线性扫描伏安图分析第39-40页
        3.3.6 计时电流图分析第40-41页
        3.3.7 计时电位分析第41-42页
        3.3.8 H-TiO_2/MnO_x纳米线反应机理分析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多孔类石墨烯负载贵金属-NiCo_2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阳极析氧性能研究第45-61页
    4.1 引言第45-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8页
        4.2.1 三维多孔类石墨烯(HPG)的制备第46页
        4.2.2 类石墨烯负载NiCo_2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6页
        4.2.3 类石墨烯负载NiCo_2O_4-贵金属(贵金属- NiCo_2O_4/HP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6-47页
        4.2.4 类石墨烯负载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7页
        4.2.5 催化剂电极的制备第47页
        4.2.6 物理性能表征第47页
        4.2.7 电化学表征第47-48页
    4.3 结果讨论第48-59页
        4.3.1 多孔类石墨烯(3D HPG)扫描电镜图分析第48-49页
        4.3.2 多孔类石墨烯(3D HPG)和NiCo_2O_4/HPG的石墨化程度探究第49-50页
        4.3.3 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分析第50-51页
        4.3.4 透射电镜图分析第51-52页
        4.3.5 元素分布图第52-53页
        4.3.6 线性扫描伏安图分析第53-54页
        4.3.7 不同比例阳极析氧电催化剂活性分析第54-55页
        4.3.8 交流阻抗图分析第55-57页
        4.3.9 计时电流图分析第57-58页
        4.3.10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第58-59页
    4.4 结论第59-61页
第五章 Co_(0.85)Se掺杂类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的阳极析氧性能研究第61-73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实验部分第61-64页
        5.2.1 Co_(0.85)Se掺杂类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1-62页
        5.2.2 Co/HPG和Se/HPG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2页
        5.2.3 Co_3O_4/HPG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2页
        5.2.4 催化剂电极的制备第62页
        5.2.5 物理性能表征第62-63页
        5.2.6 电化学表征第63-64页
    5.3 结果分析第64-72页
        5.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64-65页
        5.3.2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第65-66页
        5.3.3 透射电镜图分析第66-67页
        5.3.4 线性扫描伏安图分析第67-68页
        5.3.5 交流阻抗图分析第68-70页
        5.3.6 计时电流图分析第70-71页
        5.3.7 计时电位图分析第71-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NiCo_2O_4修饰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第73-85页
    6.1 引言第73页
    6.2 实验部分第73-76页
        6.2.1 碳纳米材料预处理第73-74页
        6.2.2 碳布的预处理第74页
        6.2.3 NiCo_2O_4修饰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4页
        6.2.4 MFC阴极催化剂层的构建第74页
        6.2.5 物理性能表征第74页
        6.2.6 电化学表征第74-75页
        6.2.7 MFCs的产电性能第75-76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76-83页
        6.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76-77页
        6.3.2 透射电镜分析第77-78页
        6.3.3 线性扫描伏安图分析第78-79页
        6.3.4 电化学阻抗性能分析第79-80页
        6.3.5 电池输出电压性能分析第80-81页
        6.3.6 产电性能分析第81-83页
    6.4 结论第83-85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85-87页
    7.1 结论第85-86页
    7.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下一篇:磷酸镁水泥固化模拟高放废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