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代理移动IPv6中多接口接入的设计与实现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引言第10-13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12-13页
2 相关技术原理第13-24页
   ·代理移动IPv6协议第13-16页
   ·无线接入技术第16-20页
     ·WLAN第16-17页
     ·WCDMA第17-18页
     ·CDMA2000第18-19页
     ·TD-SCDMA第19-20页
   ·多接口接入第20-23页
     ·多接口接入技术概述第20-21页
     ·多接口技术与PMIPv6结合的问题第21页
     ·虚拟接口技术简介第21-23页
   ·小结第23-24页
3 无线接入技术接入PMIPv6域的实现第24-37页
   ·实现目标第24页
   ·设计概述第24-25页
   ·WLAN接入PMIPv6域第25-26页
     ·WLAN接入配置第25页
     ·PMIPv6对WIFI接入的移动性检测第25-26页
   ·3G接入PMIPv6域第26-36页
     ·系统设置第26-27页
     ·3G网络接入配置第27-31页
     ·PMIPv6对3G接入的移动性检测第31-36页
   ·小结第36-37页
4 基于虚拟接口的多接口接入在PMIPv6下的实现第37-51页
   ·虚拟接口实现原理第37-41页
   ·虚拟接口在PMIPv6中的应用场景第41-46页
   ·虚拟接口在Linux下的实现第46-50页
     ·Ⅵ内核模块第46-49页
     ·Ⅵ接口函数库第49页
     ·Ⅵ用户控制平台第49-50页
   ·小结第50-51页
5 多接口接入技术方案测试第51-67页
   ·测试环境第51-52页
   ·配置情况第52-53页
     ·硬件配置第52页
     ·软件配置第52-53页
   ·测试内容第53-66页
     ·PMIPv6域接入的功能测试第53-58页
     ·各种接入网的性能第58-60页
     ·虚拟接口多家乡场景的测试第60-63页
     ·虚拟接口异构切换测试第63-66页
   ·小结第66-6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工作总结第67页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作者简历第71-7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SPF的不间断转发与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P2P流量优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