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8页 |
二、实际意义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9页 |
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第9页 |
二、内容分析法 | 第9页 |
三、对比分析法 | 第9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9-1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9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第一节 旅游形象感知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旅游形象感知的形成 | 第12-13页 |
二、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三、旅游形象感知的模型 | 第14页 |
第二节 旅游投射形象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第三章 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及研究设计 | 第17-22页 |
第一节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一、扎根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 第17-18页 |
二、研究程序与标准 | 第18-19页 |
三、扎根理论在旅游中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20-22页 |
一、研究对象选择 | 第20页 |
二、数据搜集 | 第20-21页 |
三、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操作步驟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杭州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 第22-54页 |
第一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杭州城市旅游形象感知构成研究 | 第22-31页 |
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第22-23页 |
二、杭州城市旅游形象感知扎根分析 | 第23-31页 |
第二节 杭州旅游感知形象各维度特征分析 | 第31-54页 |
一、碎片形象分析 | 第31-45页 |
二、符号形象分析 | 第45-50页 |
三、综合形象分析 | 第50-52页 |
四、感知形象总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杭州城市旅游投射形象研究 | 第54-85页 |
第一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杭州城市旅游投射形象构成研究 | 第54-64页 |
一、资料的搜集与处理 | 第54-55页 |
二、杭州城市旅游形象感知扎根分析 | 第55-64页 |
第二节 杭州旅游投射形象各维度特征分析 | 第64-85页 |
一、碎片形象分析 | 第64-75页 |
二、符号形象分析 | 第75-82页 |
三、综合形象分析 | 第82-84页 |
四、投射形象总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杭州城市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分析 | 第85-92页 |
第一节 碎片形象对比分析 | 第85-87页 |
第二节 符号形象对比 | 第87-89页 |
一、标志形象对比 | 第87-89页 |
二、口号形象对比 | 第89页 |
第三节 综合形象对比 | 第89-92页 |
第七章 杭州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策略分析 | 第92-95页 |
第一节 整合传播对策建议 | 第92页 |
一、强化旅游资源间的串联互动 | 第92页 |
二、确保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一致性 | 第92页 |
三、提炼符号,创造城市品牌 | 第92页 |
第二节 提升旅游设施对策建议 | 第92-93页 |
一、完善城市旅游交通系统 | 第93页 |
二、优化城市旅游厕所建设 | 第93页 |
第三节 城市形象管理对策建议 | 第93-95页 |
一、注重城市旅游形象监控 | 第93-94页 |
二、形成城市旅游形象优化机制 | 第94-9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95-99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95-97页 |
第二节 研究讨论 | 第97-98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8-99页 |
一、研究不足 | 第98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附录 | 第105-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