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文字信息处理论文

面向智能互联网的自然对话系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对话系统概述第12-16页
        1.2.1 对话系统类型第12-13页
        1.2.2 对话系统模块框架第13-14页
        1.2.3 模块功能与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 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1 对话系统现状第16-17页
        1.3.2 深度学习现状第17-19页
        1.3.3 现状分析第19-20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20-21页
第2章 对话系统相关理论方法概述第21-45页
    2.1 语言理解第21-32页
        2.1.1 表示学习第21-28页
        2.1.2 文本分类第28-32页
    2.2 对话生成第32-43页
        2.2.1 基于人工模板第32-33页
        2.2.2 基于知识库检索第33-34页
        2.2.3 基于深度学习第34-43页
    2.3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文本领域分类第45-59页
    3.1 问题描述第45页
    3.2 模型设计第45-51页
        3.2.1 基于文档分布式表示的BOW改进方法第45-48页
        3.2.2 基于fastText的改进模型第48-49页
        3.2.3 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第49-51页
    3.3 实验第51-58页
        3.3.1 数据集描述第51-52页
        3.3.2 实验对比方法和设置第52页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2-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基于序列到序列的自然语言生成第59-65页
    4.1 问题描述第59页
    4.2 模型设计第59-61页
        4.2.1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第59-60页
        4.2.2 生成式语言模型第60-61页
    4.3 实验第61-63页
        4.3.1 数据集描述第61页
        4.3.2 实验对比方法和设置第61页
        4.3.3 评价方法第61-62页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对话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65-79页
    5.1 平台系统设计第65-67页
    5.2 平台API设计第67-68页
        5.2.1 Appkey第67页
        5.2.2 服务器测试接口:第67页
        5.2.3 数据管理接口第67-68页
        5.2.4 用户模型管理接口第68页
        5.2.5 自然语言理解接口第68页
    5.3 核心智能对话系统第68-74页
        5.3.1 词条定义第68-69页
        5.3.2 系统结构第69-71页
        5.3.3 数据视图第71-74页
        5.3.4 逻辑视图第74页
    5.4 测试第74-77页
        5.4.1 任务成功率测试第74-75页
        5.4.2 对话日志第75-77页
        5.4.3 任务失败原因及解决办法第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眼部特征分析的驾驶员疲劳驾驶实时检算法研究
下一篇:企业用工需求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