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表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8页 |
1.1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 第17-18页 |
1.2 HERVS分类 | 第18-19页 |
1.3 HERVs与人类的关系 | 第19-23页 |
1.3.1 HERV与胎盘发育的关系 | 第19-20页 |
1.3.2 HERVs与自身免疫疾病 | 第20-21页 |
1.3.3 HERVs与神经性疾病 | 第21-22页 |
1.3.4 HERVs与肿瘤 | 第22-23页 |
1.4 HERV-W家族Syncytin和白血病 | 第23-24页 |
1.5 Syncytin蛋白结构及其作用 | 第24-25页 |
1.6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 第25-26页 |
1.7 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1.7.1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1.7.2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Syncytin基因ORF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49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2.2.1 质粒和细胞 | 第28-29页 |
2.2.2 主要试剂和材料、试剂盒 | 第29-30页 |
2.2.3 仪器设备 | 第30页 |
2.3 syncytin基因ORF的克隆 | 第30-36页 |
2.3.1 引物设计 | 第30-31页 |
2.3.2 C8166细胞培养及细胞总RNA提取 | 第31-32页 |
2.3.3 R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32页 |
2.3.4 RNA电泳检测 | 第32-33页 |
2.3.5 巢式PCR扩增syncytin的ORF | 第33-35页 |
2.3.6 PCR产物纯化及电泳检测 | 第35-36页 |
2.4 PIRES2-syncytin载体的构建 | 第36-40页 |
2.4.1 PIRES2-EGFP空载体质粒的提取 | 第36-37页 |
2.4.2 syncytin的PCR纯化产物和PIRES2-EGFP质粒的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BamH Ⅰ双酶切反应及酶切产物纯化 | 第37-39页 |
2.4.3 PIRES2-EGFP与syncytin酶切产物连接 | 第39-40页 |
2.5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 第40-41页 |
2.5.1 菌液PCR法初步鉴定阳性克隆 | 第40-41页 |
2.5.2 重组质粒的酶切验证 | 第41页 |
2.5.3 测序鉴定 | 第41页 |
2.6 实验结果 | 第41-46页 |
2.6.1 C8166细胞总RNA提取 | 第41-42页 |
2.6.2 逆转录PCR和巢式PCR扩增目的片段 | 第42页 |
2.6.3 菌液PCR扩增目的片段 | 第42-43页 |
2.6.4 重组质粒酶切图 | 第43-44页 |
2.6.5 测序结果 | 第44-46页 |
2.7 讨论 | 第46-4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稳定表达Syncytin的EL4细胞系的筛选及建立 | 第49-69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0-51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1页 |
3.3 重组质粒与空载体转染EL4细胞 | 第51-63页 |
3.3.1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52-53页 |
3.3.2 EL4细胞培养及转染 | 第53-54页 |
3.3.3 稳定表达Syncytin的EL4细胞系的筛选 | 第54-56页 |
3.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稳定表达Syncytin的EL4细胞syncytin mRNA表达水平 | 第56-60页 |
3.3.5 蛋白提取及蛋白定量 | 第60-61页 |
3.3.6 Western Blot检测EL4-synctin细胞系的Syncytin表达 | 第61-63页 |
3.4 试验结果 | 第63-66页 |
3.4.1 细胞转染图片 | 第63-65页 |
3.4.2 荧光定量PCR检测EIA-syncytin中syncytin的mRNA水平 | 第65-66页 |
3.4.3 Western blot检测EL4-syncytin中Syncytin蛋白表达 | 第66页 |
3.5 讨论 | 第66-67页 |
3.5.1 EL4-syncytin细胞系的构建 | 第66-67页 |
3.5.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 第67页 |
3.5.3 Western blot检测Syncytin蛋白表达 | 第6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附录B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