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3页 |
1.1 多氯联苯概述 | 第14-18页 |
1.1.1 多氯联苯简介 | 第14-15页 |
1.1.2 多氯联苯毒性与危害 | 第15-16页 |
1.1.3 多氯联苯污染现状 | 第16-18页 |
1.2 微生物降解多氯联苯研究进展 | 第18-30页 |
1.2.1 多氯联苯厌氧脱氯 | 第19页 |
1.2.2 多氯联苯的好氧降解 | 第19-29页 |
1.2.3 生物修复的实际应用 | 第29-30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第二章 R. biphenylivorans TG9对多氯联苯的降解能力 | 第33-56页 |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3-38页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3-34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4页 |
2.1.3 实验培养基 | 第34-35页 |
2.1.4 菌悬液配制 | 第35页 |
2.1.5 多氯联苯降解体系的制备 | 第35-37页 |
2.1.6 多氯联苯的提取及测定 | 第37页 |
2.1.7 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54页 |
2.2.1 TG9对PCBs商品混合物的降解能力 | 第38-46页 |
2.2.2 TG9对低氯代PCB单体的降解特性 | 第46-50页 |
2.2.3 TG9对高氯代PCB单体的降解特性研究 | 第50-51页 |
2.2.4 TG9对不同浓度PCBs同系物的降解能力 | 第51-53页 |
2.2.5 不同温度和pH对TG9降解能力的影响 | 第53-54页 |
2.3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章 R. biphenylivorans TG9对多氯联苯单体的降解机理 | 第56-82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6-57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3.1.3 实验培养基 | 第58页 |
3.1.4 菌悬液配制 | 第58页 |
3.1.5 PCB单体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初步筛选实验 | 第58页 |
3.1.6 PCB单体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验证实验 | 第58页 |
3.1.7 PCB降解动力学实验 | 第58-59页 |
3.1.8 PCB和中间产物的提取和测定 | 第59页 |
3.1.9 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 | 第59页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80页 |
3.2.1 PCB单体作为TG9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筛选 | 第59-63页 |
3.2.2 PCB单体作为TG9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验证实验 | 第63-67页 |
3.2.3 TG9对PCB单体的生物降解速率 | 第67-72页 |
3.2.4 PCB单体中间代谢产物分析 | 第72-77页 |
3.2.5 PCB降解产物定量分析 | 第77-80页 |
3.3 小结 | 第80-82页 |
第四章 R. biphenylivorans TG9多氯联苯降解酶及编码基因 | 第82-104页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82-87页 |
4.1.1 实验试剂 | 第82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82页 |
4.1.3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 | 第82-83页 |
4.1.4 TG9全基因组分析 | 第83页 |
4.1.5 质粒消除和质粒提取 | 第83-85页 |
4.1.6 高通量转录组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 第85页 |
4.1.7 不同底物条件下TG9联苯相关降解酶活性测定 | 第85-87页 |
4.1.8 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 | 第87页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7-102页 |
4.2.1 PCBs降解酶相关基因预测与分析 | 第87-90页 |
4.2.2 质粒消除和质粒提取实验结果分析 | 第90-92页 |
4.2.3 高通量转录组bph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 第92-93页 |
4.2.4 培养体系中TG9相关联苯降解酶活性变化 | 第93-102页 |
4.3 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104-105页 |
5.2 研究创新点 | 第105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21页 |
作者简介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