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商标论文

动态化标志设计探索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1.5 概念的界定第18-20页
第2章 动态化标志的特点及优势第20-27页
    2.1 动态化标志的特点第20-22页
        2.1.1 时间性第20页
        2.1.2 独特性第20-21页
        2.1.3 灵活性第21页
        2.1.4 适应性第21-22页
    2.2 动态化标志的优势第22-27页
        2.2.1 引人关注第22-23页
        2.2.2 信息的趣味传达第23-24页
        2.2.3 表现空间的广阔第24-26页
        2.2.4 延展应用的多样第26-27页
第3章 标志设计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演变第27-34页
    3.1 影视媒体中的演变第27-29页
    3.2 网络媒体中的演变第29-31页
    3.3 移动媒体中的演变第31-34页
第4章 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要素分析第34-54页
    4.1 视觉元素梳理第34-42页
        4.1.1 图形的选择第34-39页
        4.1.2 文字的推敲第39-41页
        4.1.3 色彩的呼应第41-42页
    4.2 动态表述第42-48页
        4.2.1 基本运动方式第42-44页
        4.2.2 动态的构成形式第44-45页
        4.2.3 动态的表意语言第45-48页
    4.3 时间控制第48-52页
        4.3.1 时间轴和关键帧第48页
        4.3.2 时间的表现形式第48-51页
        4.3.3 时间的信息表达第51-52页
    4.4 声音设计第52-54页
第5章 动态化标志的设计方法与实践探索第54-61页
    5.1 主形的动态化衬托第54-56页
    5.2 视觉的动态化延伸第56-57页
    5.3 事物的动态化模拟第57-59页
    5.4 组合的动态化演绎第59-61页
第6章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视觉文化及其发展困境
下一篇:陈设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