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区概况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区交通位置 | 第11-12页 |
1.2.2 研究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 第12-13页 |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3-15页 |
1.3.1 以往地质工作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与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2 成矿地质背景 | 第17-36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2页 |
2.1.1 地层 | 第17-19页 |
2.1.2 构造 | 第19-22页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2-30页 |
2.2.1 地层 | 第22-25页 |
2.2.2 构造 | 第25-26页 |
2.2.3 岩浆岩 | 第26-30页 |
2.3 地球物理及异常特征 | 第30-36页 |
2.3.1 地球物理特征 | 第30-31页 |
2.3.2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第31-36页 |
3 矿区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 | 第36-51页 |
3.1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 | 第36-39页 |
3.2 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 | 第39-40页 |
3.3 岩石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 | 第40-51页 |
3.3.1 地球化学特征 | 第40-42页 |
3.3.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42-51页 |
4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第51-80页 |
4.1 矿体特征 | 第51-67页 |
4.1.1 滩上矿段矿(化)体特征 | 第51-60页 |
4.1.2 保沟矿段矿(化)体特征 | 第60-67页 |
4.2 矿石物质组成 | 第67-73页 |
4.2.1 矿石矿物特征、矿石的结构、构造及嵌布特征 | 第67-70页 |
4.2.2 共伴生有益组分化学特征 | 第70-73页 |
4.3 围岩 | 第73页 |
4.4 矿石类型 | 第73-74页 |
4.4.1 矿石自然类型 | 第73-74页 |
4.4.2 矿石工业类型 | 第74页 |
4.5 同位素 | 第74-78页 |
4.5.1 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74-76页 |
4.5.2 硫同位素特征 | 第76页 |
4.5.3 铅同位素特征 | 第76-78页 |
4.6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第78-80页 |
4.6.1 成矿温度和压力 | 第79页 |
4.6.2 成矿流体特征 | 第79-80页 |
5 控矿因素分析 | 第80-86页 |
5.1 控矿因素 | 第80-82页 |
5.1.1 矿源层 | 第80-81页 |
5.1.2 构造控矿 | 第81页 |
5.1.3 岩浆控矿 | 第81-82页 |
5.2 成矿时代 | 第82-83页 |
5.3 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 | 第83页 |
5.4 矿床成因及成矿过程 | 第83-86页 |
6 结论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附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