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社区矫正中的协作机制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问题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一、理论价值第13-14页
        二、实践价值第14页
    第四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第14-16页
第二章 理论评析与研究设计第16-32页
    第一节 社区矫正理论评析第16-21页
        一、理论渊源第16-18页
        二、研究进展第18-21页
    第二节 协作机制理论评析第21-25页
        一、理论背景第21-22页
        二、研究进展第22-25页
    第三节 社区矫正中的协作机制第25-29页
        一、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第25-26页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的路径第26-27页
        三、社区矫正异地执行中的协作模式第27页
        四、简要评述第27-29页
    第四节 研究设计第29-32页
        一、研究对象介绍第29-30页
        二、研究方法第30-31页
        三、研究内容与可能创新点第31-32页
第三章 萧山区社区矫正中的协作机制建设第32-36页
    第一节 萧山区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现状第32-34页
        一、萧山区社区矫正工作概述第32页
        二、萧山区社区矫正工作思路第32-34页
    第二节 萧山区社区矫正进行的协作机制探索第34-36页
        一、跨部门选拔人才充实社区矫正管理队伍第34页
        二、通过协调会议建立与审判机关的审前评估对接制度第34页
        三、与基层社区组织建立走访机制,密切了解矫正对象的动态第34-36页
第四章 萧山区社区矫正协作机制中的问题分析第36-46页
    第一节 社区矫正主体之间的协作问题第36-40页
        一、主管部门的核心地位不突出,协调动员能力不足第36-37页
        二、工作队伍组成单一,履职能力不足第37-39页
        三、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不高,未形成合力第39-40页
    第二节 部门间工作模式及政策取向不同,导致衔接不畅第40-42页
        一、对是否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认识差异第40-41页
        二、部门间工作程序的规定不统一第41-42页
    第三节 信息管理技术运用与管理要求不匹配第42-44页
        一、定位监管技术不完善第42-43页
        二、信息管理系统封闭运行第43-44页
    第四节 流动人口异地社区矫正难以落到实处第44-46页
        一、跨地区司法机关矫正配合难题第44页
        二、流动人口社区矫正适用难题第44-46页
第五章 运用“协同政府”理论完善社区矫正协作的路径第46-56页
    第一节 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与政府部门间的协作第46-51页
        一、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第46-48页
        二、与公安机关协同履行社区监管职责第48-50页
        三、与公共管理部门协作做好矫正人员的就业帮扶工作第50-51页
    第二节 落实跨行政区域的政府社区矫正协作第51-54页
        一、破除地方政府横向合作间的障碍第51-52页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信息管理网络第52-53页
        三、通过部门统筹,规范异地矫正的流转机制第53-54页
    第三节 统筹社会资源和力量协助社区矫正工作第54-56页
        一、引进专业性人才提升帮教水平第54-55页
        二、引导第三方组织参与帮教工作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环境犯罪案件侦查的困境和对策
下一篇:中国特大城市户籍限制与制造业劳动力流动--基于C-P模型的扩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