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新媒体 | 第8-9页 |
(二) 新浪微博简介 | 第9-12页 |
一、微博兴起的背后——资本因素 | 第12-18页 |
(一) 社会学中的资本及其类型 | 第12-13页 |
(二) 群体追逐“资本”而引起的微博狂欢 | 第13-15页 |
(三) 微博中的社会资本 | 第15-18页 |
二、社区视角下的微博虚拟社区 | 第18-30页 |
(一) 从社会学中的社区到网络虚拟社区 | 第18-22页 |
(二) 微博虚拟社区的特点 | 第22-25页 |
(三) 微博中社区的分类 | 第25-27页 |
(四) 微博虚拟社区与现实社会 | 第27-30页 |
三:微博社区的积极影响 | 第30-36页 |
(一) 从新闻传播学视域下分析:信息传播机制的创新与传播环境的改良 | 第30-32页 |
(二) 从政治学视域下分析:公民意识和公共领域的发展 | 第32-34页 |
(三) 从社会学视域下分析:社交方式的改变与新的社会安全阀的形成 | 第34-36页 |
四、微博社区的消极因素 | 第36-45页 |
(一) 资本追逐中的不平等 | 第36-37页 |
(二) “隐形社区”及其影响 | 第37-40页 |
(三) 利益博弈下的杂乱信息场 | 第40-43页 |
(四) 社会分化的不断加剧 | 第43-45页 |
五、微博社区传播的良性发展路径 | 第45-53页 |
(一) 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 第45-46页 |
(二) 保证网民言论的“自由” | 第46-47页 |
(三) 意见领袖的合理“引导” | 第47-48页 |
(四) 多种形式的“互动” | 第48-49页 |
(五) 对微博的有效“规范” | 第49-53页 |
六、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