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关于结构扭转效应及掉层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掉层结构弹性扭转反应 | 第17-31页 |
2.1 结构抗扭设计思想 | 第17-19页 |
2.1.1 抗扭设计思想概述 | 第17页 |
2.1.2 对我国规范中结构扭转设计条文的理解 | 第17-19页 |
2.1.3 水平双向地震作用的组合方法 | 第19页 |
2.2 掉层结构质心与刚心的确定 | 第19-21页 |
2.2.1 掉层部分侧移刚度的确定 | 第20页 |
2.2.2 掉层结构质心及刚心的计算公式 | 第20-21页 |
2.3 弹性扭转反应分析 | 第21-29页 |
2.3.1 掉层部分对掉层结构弹性扭转反应的影响 | 第21-25页 |
2.3.2 上接地层以上部分对掉层结构弹性扭转反应的影响 | 第25-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掉层结构弹塑性扭转反应 | 第31-75页 |
3.1 前言 | 第31页 |
3.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3.2.1 PERFORM 3D程序介绍 | 第31页 |
3.2.2 构件模型 | 第31-33页 |
3.2.3 材料本构 | 第33-36页 |
3.3 弹塑性分析模型设计 | 第36-40页 |
3.3.1 模型基本信息 | 第36-38页 |
3.3.2 模型所用材料本构关系 | 第38-39页 |
3.3.3 地震动的选取与输入 | 第39-40页 |
3.4 掉层结构弹塑性扭转反应 | 第40-73页 |
3.4.1 静力偏心对掉层结构扭转反应的影响 | 第40-56页 |
3.4.2 强度偏心对掉层结构扭转反应的影响 | 第56-61页 |
3.4.3 上接地层以上部分质量偏心对掉层结构扭转反应的影响 | 第61-65页 |
3.4.4 不同长宽比的掉层结构扭转反应对比 | 第65-68页 |
3.4.5 普通结构的扭转反应 | 第68-72页 |
3.4.6 不同类型结构的扭转反应对比 | 第72-7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4 掉层结构抗扭设计方法及控制措施 | 第75-91页 |
4.1 概念设计 | 第75-76页 |
4.1.1 结构体系布置 | 第75页 |
4.1.2 扭转控制指标 | 第75-76页 |
4.2 掉层结构的抗扭控制措施 | 第76-78页 |
4.2.1 边榀加强措施 | 第76页 |
4.2.2 降低轴压比限值 | 第76页 |
4.2.3 竖向构件抗扭设计 | 第76-78页 |
4.2.4 提高抗震等级措施 | 第78页 |
4.3 掉层结构抗扭设计方法 | 第78-90页 |
4.3.1 掉层结构扭转位移比限值的确定 | 第78-80页 |
4.3.2 构造加强措施对掉层结构扭转效应的影响 | 第80-82页 |
4.3.3 竖向构件抗剪、扭承载能力验算 | 第82-85页 |
4.3.4 剪力墙布置形式对掉层结构扭转效应的影响 | 第85-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91-92页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 | 第99-106页 |
A. 本文所用地面运动记录的加速度时程 | 第99-101页 |
B. 3.4.1 节掉 2、4 层算例构件的转角极限状态分布 | 第101-104页 |
C. 3.4.1 节掉 2、4 层算例在USA01921地震动输入下的钢筋应变 | 第104-106页 |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