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探讨--以M市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路径 | 第12-14页 |
2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综述 | 第14-20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2.1.1 国外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2.1.2 国内现状研究 | 第15-16页 |
2.2 理论综述 | 第16-20页 |
2.2.1 农村信用社内控的主要内容和机制 | 第16页 |
2.2.2 农村信用社内控发展情况 | 第16-17页 |
2.2.3 银监会对农村信用社内控的要求 | 第17-18页 |
2.2.4 农村信用社自身对内控的要求 | 第18页 |
2.2.5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 第18-20页 |
3 M市辖内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 | 第20-25页 |
3.1 M市辖内农村信用社基本情况 | 第20页 |
3.2 M市辖内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 | 第20-25页 |
3.2.1 抵御风险能力不足 | 第20-21页 |
3.2.2 审计能力还需提高 | 第21-22页 |
3.2.3 内控影响因素较多 | 第22-25页 |
4 M市农村信用社在内控方面存在问题 | 第25-32页 |
4.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5-26页 |
4.1.1 调查问卷设计情况 | 第25页 |
4.1.2 调查问卷分析 | 第25-26页 |
4.2 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问题 | 第26-27页 |
4.2.1 会计处理不规范 | 第26-27页 |
4.2.2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第27页 |
4.2.3 内部会计控制的手段不足 | 第27页 |
4.3 人员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4.3.1 岗位设置不到位 | 第27-28页 |
4.3.2 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 第28页 |
4.4 内部审计方面的问题 | 第28-30页 |
4.4.1 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 | 第28-29页 |
4.4.2 内部审计手段相对落后 | 第29页 |
4.4.3 审计对象范围狭窄 | 第29-30页 |
4.5 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 第30-32页 |
4.5.1 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 第30页 |
4.5.2 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不均衡 | 第30-32页 |
5 案例分析 | 第32-36页 |
5.1 基本情况 | 第32页 |
5.2 H联社存在问题 | 第32-36页 |
5.2.1 贷前调查不深入问题 | 第32-33页 |
5.2.2 贷时审查不严格问题 | 第33-34页 |
5.2.3 贷后管理不尽职问题 | 第34-36页 |
6 对策建议 | 第36-42页 |
6.1 规范会计操作和监督制约 | 第36-37页 |
6.1.1 规范会计操作处理工作 | 第36页 |
6.1.2 加强监督制约会计处理工作 | 第36-37页 |
6.2 加强员工管理和内控手段 | 第37页 |
6.2.1 加强员工管理 | 第37页 |
6.2.2 更新内部控制手段 | 第37页 |
6.3 强化风险管理 | 第37-40页 |
6.3.1 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37-38页 |
6.3.2 逐步建立信贷风险计量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6.3.3 规范信贷尽职调查行为 | 第39页 |
6.3.4 改善绩效考核体系 | 第39-40页 |
6.4 完善内部审计工作 | 第40-42页 |
6.4.1 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 | 第40页 |
6.4.2 强化审计工作的管理 | 第40页 |
6.4.3 改进审计方式 | 第40-41页 |
6.4.4 推行风险导向审计 | 第41页 |
6.4.5 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A 问卷调查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