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22页 |
1.1.1 碳基材料的阳离子-π 作用 | 第19-21页 |
1.1.2 碳基材料的 π-π 作用 | 第21-2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2.1 理论部分 | 第22页 |
1.2.2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4页 |
1.4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理论背景 | 第25-30页 |
2.1 量子力学 | 第25-27页 |
2.1.1 Hartree-Fock理论 | 第25页 |
2.1.2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5-26页 |
2.1.3 基组 | 第26页 |
2.1.4 能量分解分析 | 第26-27页 |
2.2 分子力学 | 第27-29页 |
2.2.1 势能面和势函数 | 第28页 |
2.2.2 常用的分子力场 | 第28-29页 |
2.3 分子模拟的软件与硬件 | 第29-30页 |
2.3.1 软件 | 第29页 |
2.3.2 硬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30-42页 |
3.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30-31页 |
3.1.1 标准品与实验材料 | 第30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3.2 典型碳基材料的制备 | 第31-36页 |
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2 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 | 第32-33页 |
3.2.3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4 碳基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34页 |
3.2.5 碳基材料的基团、元素含量等性能表征 | 第34-36页 |
3.3 氧化石墨烯膜层间距控制实验 | 第36-37页 |
3.3.1 实验步骤 | 第36页 |
3.3.2 仪器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3.4 氧化石墨烯膜吸附实验 | 第37-38页 |
3.4.1 实验步骤 | 第37页 |
3.4.2 仪器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3.5 氧化石墨烯膜渗透实验 | 第38-39页 |
3.5.1 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3.5.2 仪器分析方法 | 第39页 |
3.6 石墨烯等碳基材料吸附实验 | 第39-42页 |
3.6.1 实验步骤 | 第39-40页 |
3.6.2 仪器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基于阳离子-Π 作用的氧化石墨烯膜的层间距的控制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阳离子-Π 作用导致氧化石墨烯膜层间距的缩小及其控制 | 第43-48页 |
4.3 阳离子-Π 作用在石墨烯表面富集的第一性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8-49页 |
4.4 水合阳离子和石墨烯的阳离子-Π 作用的量化计算 | 第49-51页 |
4.5 水合阳离子和石墨烯的阳离子-Π 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 | 第51页 |
4.6 离子-Π 作用的X射线近边吸收能谱(XAFS)检测 | 第51-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氧化石墨烯膜的离子筛选渗透实验 | 第54-63页 |
5.1 引言 | 第54-56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5.2.3 实验原理和步骤 | 第56-5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5.3.1 KCl控制后的膜的离子渗透 | 第57-58页 |
5.3.2 KCl控制后的混合离子渗透 | 第58-59页 |
5.3.3 一价离子控制氧化石墨烯膜的二价离子筛选 | 第59页 |
5.3.4 膜厚度对离子渗透的影响 | 第59-60页 |
5.3.5 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Na+离子渗透行为 | 第60-61页 |
5.3.6 渗透实验中氧化石墨烯膜的稳定性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石墨烯、生物炭等碳基材料的 Π-Π 作用 | 第63-70页 |
6.1 研究背景 | 第63-64页 |
6.2 Π-Π 作用吸附机制的理论研究 | 第64-65页 |
6.3 Π-Π 作用吸附的实验机制验证及应用 | 第65-69页 |
6.3.1 碳基材料的表征 | 第66页 |
6.3.2 碳基材料 π-π 吸附的荧光实验 | 第66-68页 |
6.3.3 碳基材料基于 π-π 作用对药物的吸附实验 | 第68-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0-7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0页 |
7.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5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待)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