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59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10-41页 |
一 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 | 第10-35页 |
二 关于李煜作品的考证 | 第35-40页 |
三 关于李煜作品集的版本选择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敢向尊前不尽心"——李昪时期执政述论 | 第41-45页 |
第三节 "风里落花谁是主"——李璟时期执政述论 | 第45-59页 |
第二章 李煜执政述论 | 第59-107页 |
第一节 关于李煜生平四个时期的划分 | 第59-72页 |
一 "一钩初月临妆镜"——王子时期 | 第59-61页 |
二 "桃李不须夸烂漫"——东宫时期 | 第61-62页 |
三 "待踏马蹄清夜月"——帝工时期 | 第62-69页 |
四 "销魂独我情何限"——囚徒时期 | 第69-72页 |
第二节 诸事考辨 | 第72-107页 |
一 怯战辨 | 第72-74页 |
二 抗宋辨 | 第74-82页 |
三 潘李之案 | 第82-84页 |
四 对韩考辨(《夜宴图》考) | 第84-89页 |
五 出降辨(《破阵子》考) | 第89-96页 |
六 死因考述 | 第96-98页 |
七 崇佛辨 | 第98-105页 |
八 周后入宋考(《熙陵幸小周后图》考) | 第105-107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107-135页 |
第一节 我们应当如何认识李煜?——兼论李煜的文化史的地位 | 第107-129页 |
一 对文化客体的继承与发展 | 第107-115页 |
二 对文化主体的继承与发展 | 第115-129页 |
第二节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李煜的文学作品?——文学史批判 | 第129-135页 |
一 建立在传统史观与错误史料基础上的中国文学史批判 | 第129-131页 |
二 谈谈文学史的分期问题 | 第131-133页 |
三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李煜的文学作品 | 第133-135页 |
跋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53页 |
后记 | 第153-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