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言 | 第8-11页 |
一、鸡足山寺院经济的发展历程 | 第11-30页 |
(一) 鸡足山寺院经济的发生期(1368—1521 年) | 第11-15页 |
1、寺院房产的增加 | 第11-14页 |
2、寺院田产的产生 | 第14-15页 |
(二) 鸡足山寺院经济的上升期(1522—1644 年) | 第15-24页 |
1、寺院房产的急剧增长 | 第15-18页 |
2、寺院田产的大规模增长 | 第18-21页 |
3、寺院经济特权的获得 | 第21-24页 |
(三) 鸡足山寺院经济的衰退期(1644—1722 年) | 第24-30页 |
1、寺院房产的倾废与器物的流失 | 第24-26页 |
2、寺院田产的荒芜与流失 | 第26-27页 |
3、寺院经济特权的丧失及住持僧的联名申诉 | 第27-30页 |
二、鸡足山寺院经济的组成 | 第30-46页 |
(一) 寺院田产 | 第30-35页 |
1、寺院土地的来源 | 第30-32页 |
2、寺院田产面积估算 | 第32-35页 |
(二) 寺院房产 | 第35-38页 |
1、寺院房产及其附属物 | 第36-37页 |
2、寺院房产的规模 | 第37-38页 |
(三) 功德钱 | 第38-40页 |
(四) 器物 | 第40-46页 |
1、佛经 | 第40-42页 |
2、法器 | 第42-43页 |
3、书画 | 第43页 |
4、其他 | 第43-46页 |
三、鸡足山寺院经济的管理与运行 | 第46-61页 |
(一) 寺院财富的经营 | 第46-49页 |
(二) 寺院财富的增长 | 第49-51页 |
1、常住田产租谷的增长 | 第49-50页 |
2、私人捐赠的增长 | 第50-51页 |
(三) 寺院资本的转化 | 第51-53页 |
1、寺院资本向土地转化 | 第52页 |
2、寺院资本向房产转化 | 第52-53页 |
(四) 寺院的消费 | 第53-61页 |
1、寺院田产赋税支出 | 第54-55页 |
2、寺院宗教性支出 | 第55-56页 |
3、寺院僧人的生活支出 | 第56-57页 |
4、寺院房产维护支出 | 第57-58页 |
5、寺院接待性支出 | 第58-61页 |
四、鸡足山寺院经济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61-65页 |
(一) 促进了周边初级市场的兴起 | 第61-62页 |
(二) 对周边村落农业经济商品化的推动 | 第62-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一) 古人文献 | 第67页 |
(二) 今人著作 | 第67-68页 |
(三) 论文 | 第68-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