廼贤诗文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廼贤生平及交游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廼贤的生平 | 第12-16页 |
第二节 交游 | 第16-22页 |
第二章 廼贤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22-32页 |
第一节 忧国伤时之叹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求仕路途之艰 | 第24-26页 |
第三节 避世归隐之思 | 第26-27页 |
第四节 酬唱赠别之情 | 第27-29页 |
第五节 羁旅思乡之心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廼贤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32-42页 |
第一节 词浅旨深的意象 | 第32-35页 |
一、山水意象 | 第32-33页 |
二、云意象 | 第33-34页 |
三、白发意象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精准的用字技巧 | 第35-37页 |
一、锤炼字句 | 第35-36页 |
二、数字入诗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多样化的诗风 | 第37-42页 |
一、雄健豪迈 | 第37-38页 |
二、清新明丽 | 第38-39页 |
三、瑰奇奔放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河朔访古记》研究 | 第42-54页 |
第一节 《河朔访古记》的思想倾向 | 第42-45页 |
一、崇拜英雄人物 | 第42-43页 |
二、关注佛道两教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河朔访古记》的主要内容 | 第45-49页 |
一、记述游踪 | 第45-46页 |
二、描绘景观 | 第46-47页 |
三、考辨地名 | 第47-49页 |
第三节 《河朔访古记》的写作特色 | 第49-54页 |
一、文、史、地交插的写作模式 | 第49-52页 |
二、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