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稀疏编码的图像分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概述第8-11页
        1.1.1 特征的有效表示问题第8-9页
        1.1.2 特征选择问题第9页
        1.1.3 特征提取问题第9-10页
        1.1.4 稀疏编码与特征表示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3-20页
    2.1 概述第13页
    2.2 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第13-20页
        2.2.1 基于神经网络的稀疏编码第13-14页
        2.2.2 等级稀疏编码第14-15页
        2.2.3 基于流形学习的稀疏编码第15-16页
        2.2.4 统计稀疏编码第16-17页
        2.2.5 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第17页
        2.2.6 Spike-Slab稀疏编码第17-20页
3 G超球面约束稀疏编码第20-29页
    3.1 概述第20页
    3.2 稀疏滤波第20-21页
    3.3 G超球面约束稀疏编码第21-29页
        3.3.1 超球面约束第21-25页
        3.3.2 G函数分析第25-29页
4 稀疏编码与幅频特征第29-34页
    4.1 概述第29页
    4.2 信号稀疏度与幅频特征第29-34页
5 实验设计和分析第34-47页
    5.1 概述第34-35页
        5.1.1 软件环境第34页
        5.1.2 硬件环境第34-35页
    5.2 数据集简介第35-36页
        5.2.1 mnist第35页
        5.2.2 timit第35页
        5.2.3 cifar-10第35-36页
        5.2.4 stl-10第36页
        5.2.5 random第36页
    5.3 试验工具简介第36-39页
    5.4 G超球面约束稀疏编码实验第39-45页
        5.4.1 稀疏度实验第39-40页
        5.4.2 分类正确率第40-43页
        5.4.3 重构误差第43-45页
    5.5 稀疏编码的幅频特性实验第45-47页
        5.5.1 幅频特性与稀疏度量第45-47页
6 工作总结和展望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领域术语识别的研究
下一篇:非均匀带宽下动态效用无线报文调度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