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动态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2 相关基础研究 | 第20-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1.1“龙江丝路带” | 第20页 |
2.1.2 主导产业与产业选择 | 第20-21页 |
2.1.3 基础产业与主导产业 | 第21-22页 |
2.1.4 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 | 第22页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第22-24页 |
2.2.1 次区域合作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页 |
2.2.3 产业结构理论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主导产业选择的模型建立 | 第25-34页 |
3.1 传统产业选择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3.1.1 主导产业选择未成体系 | 第25页 |
3.1.2 产业同质化 | 第25页 |
3.1.3 重名头轻实质 | 第25页 |
3.2 主导产业选择新要求 | 第25-26页 |
3.2.1 绿色生态 | 第25-26页 |
3.2.2 因地制宜 | 第26页 |
3.2.3 产业融合 | 第26页 |
3.3 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31页 |
3.3.1 指标选择基准 | 第26-27页 |
3.3.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28页 |
3.3.3 指标解释 | 第28-31页 |
3.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 第31-33页 |
3.4.1 因子分析法的模型解释 | 第31页 |
3.4.2 运用因子分析法选择主导产业的可行性 | 第31-32页 |
3.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主导产业选择的步骤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龙江丝路带”视角下黑龙江省主导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 第34-55页 |
4.1 黑龙江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定性分析 | 第34-41页 |
4.1.1 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 | 第34-35页 |
4.1.2 第一产业分析 | 第35-36页 |
4.1.3 第二产业分析 | 第36-38页 |
4.1.4 第三产业分析 | 第38-41页 |
4.2 黑龙江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分析 | 第41-50页 |
4.2.1 数据来源及研究对象 | 第41-42页 |
4.2.2 适用性判断 | 第42页 |
4.2.3 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并提取公共因子 | 第42-44页 |
4.2.4 确定因子荷载 | 第44-46页 |
4.2.5 综合评分结果 | 第46-50页 |
4.3 区域环境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 | 第50-53页 |
4.3.1 区域政策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2 区际产业环境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 生态环境概况 | 第52-53页 |
4.4 黑龙江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龙江丝路带”视角下黑龙江省主导产业选择对策 | 第55-62页 |
5.1 边境贸易发展对策 | 第55页 |
5.2 旅游业发展对策 | 第55-56页 |
5.3 促进传统主导工业产业生态化发展对策 | 第56-59页 |
5.3.1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及其加工业 | 第56-57页 |
5.3.2 燃气、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第57页 |
5.3.3 食品加工和烟草制造业 | 第57-58页 |
5.3.4 化学产业 | 第58页 |
5.3.5 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 | 第58-59页 |
5.4 绿色食品业发展对策 | 第59-60页 |
5.5 主导产业选择的政策建议 | 第60-61页 |
5.5.1 树立可持续观贯彻绿色发展 | 第60页 |
5.5.2 发挥政府决策推动战略愿景 | 第60页 |
5.5.3 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集群 | 第60-61页 |
5.5.4 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产业互补 | 第61页 |
5.5.5 注入科研活力提高发展潜力 | 第61页 |
5.5.6 增加资金投入保障产业发展 | 第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