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

尊村引黄灌区管渠灌溉水沙分布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9页
        1.2.1 畦灌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2 引黄灌溉水泥沙分布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3 浑水灌溉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1.3.1 研究目标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方法第21-31页
    2.1 试验区概况第21-24页
        2.1.1 试验区地理位置第21页
        2.1.2 试验区基本情况第21-24页
        2.1.3 试验区气象第24页
        2.1.4 试验区土壤第24页
    2.2 试验材料第24-26页
    2.3 试验设计第26页
        2.3.1 田间水沙分布试验设计第26页
        2.3.2 灌水技术试验设计第26页
    2.4 测定方法第26-31页
        2.4.1 土壤基本参数测定方法第26-28页
        2.4.2 畦田基本参数测量第28页
        2.4.3 试验内容的测量第28-31页
第三章 引黄畦灌水分分布第31-37页
    3.1 引黄畦灌水流推进规律第31-32页
    3.2 畦灌水分分布第32-36页
        3.2.1 Surfer软件介绍第32-33页
        3.2.2 引黄畦灌田间水分分布等值线图第33-35页
        3.2.3 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第35-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引黄畦灌田间泥沙分布第37-44页
    4.1 引黄畦灌水流推进阶段灌溉水中的泥沙运移第37-40页
        4.1.1 灌溉水含沙量沿畦长的变化第37-38页
        4.1.2 灌溉水中泥沙粒度分布沿畦长的变化第38-39页
        4.1.3 水流挟沙力沿畦田长度的变化第39-40页
    4.2 田面沉积泥沙沿畦长的分布第40-43页
        4.2.1 田面沉积泥沙量沿畦长方向的变化第40-41页
        4.2.2 田面沉积泥沙的粒度分布第41-43页
    4.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尊村引黄灌区果树畦田规格优化第44-51页
    5.1 WinSRFR4.1模型第44-46页
        5.1.1 WinSRFR4.1模型简介第44-45页
        5.1.2 WinSRFR模型适用性分析第45-46页
    5.2 引黄畦灌灌水效果评价与分析第46-47页
    5.3 尊村引黄灌区畦田规格的优化设计第47-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六章 结论第51-54页
    6.1 讨论第51-52页
    6.2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生联合收获全喂入摘果特性试验研究
下一篇:负压灌溉供水特征及其对黄瓜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