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配电网络优化运行重构技术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配电网网络形态的演化 | 第11-13页 |
1.2.2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多样化 | 第13-15页 |
1.2.3 重构问题求解算法的发展 | 第15-18页 |
1.2.4 计算方式的革新 | 第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2页 |
第二章 配电网络的图论表示和经典图论算法 | 第22-32页 |
2.1 图论的基本概念和表示符号 | 第22-24页 |
2.2 配电网络的图与生成树 | 第24-27页 |
2.2.1 避圈法 | 第25页 |
2.2.2 破圈法 | 第25页 |
2.2.3 Prufer编码 | 第25-27页 |
2.3 图论相关的典型问题及其算法 | 第27-31页 |
2.3.1 图的遍历算法 | 第27-28页 |
2.3.2 图的两顶点间最短路问题 | 第28-29页 |
2.3.3 图的两顶点间次短路算法 | 第29页 |
2.3.4 图的两顶点间所有路径问题 | 第29页 |
2.3.5 最小生成树问题 | 第29-30页 |
2.3.6 图的连通性算法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Dandelion编码的配电网并行重构 | 第32-48页 |
3.1 类Prufer编码:Dandelion编码 | 第32-34页 |
3.1.1 Dandelion解码:由整数序列生成一棵树 | 第33页 |
3.1.2 Dandelion编码:将一棵生成树表示为整数序列 | 第33-34页 |
3.2 配电网络的Dandelion编码方法 | 第34-38页 |
3.3 并行计算算法和实现 | 第38-42页 |
3.3.1 并行计算的概念和实现技术 | 第38-39页 |
3.3.2 Matlab并行计算工具箱PCT | 第39-42页 |
3.3.3 基于Dandelion编码的配电网并行重构流程 | 第42页 |
3.4 算例及计算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3.4.1 仿真结果 | 第42-43页 |
3.4.2 对比分析 | 第43-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最短环路动态划分方法和改进烟花算法的配电网重构 | 第48-64页 |
4.1 最短环路动态划分方法和流程 | 第48-52页 |
4.1.1 图的简化和赋权 | 第49页 |
4.1.2 赋权图的最短环路确定方法 | 第49-52页 |
4.2 最短环路编码方式下不可行解的快速判断 | 第52-53页 |
4.2.1 实际开断开关数小于环路数 | 第52页 |
4.2.2 实际开断开关数等于环路数 | 第52-53页 |
4.3 适用于环路编码方式的改进烟花算法 | 第53-57页 |
4.3.1 烟花算法FWA | 第53-54页 |
4.3.2 改进烟花算法IFWA | 第54-56页 |
4.3.3 烟花算法的实现步骤 | 第56-57页 |
4.3.4 基于改进烟花算法的配电网重构流程 | 第57页 |
4.4 算例及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4.4.1 仿真结果 | 第58-59页 |
4.4.2 对比分析 | 第59-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总结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