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9页 |
1.1 血管组织工程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小口径血管组织工程 | 第12-13页 |
1.2 静电纺丝技术 | 第13-17页 |
1.2.1 静电纺丝技术概述 | 第13-16页 |
1.2.2 静电纺丝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6页 |
1.2.3 静电纺丝技术的优势 | 第16-17页 |
1.3 静电纺纳米纤维支架用于小口径血管组织工程 | 第17-27页 |
1.3.1 静电纺血管支架的制备 | 第17-24页 |
1.3.2 提高支架的抗凝血性能 | 第24-26页 |
1.3.3 支架的性能和安全性评价 | 第26-27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P(LLA-CL)/COL/CS共混纳米纤维支架及在小口径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第29-55页 |
2.1 引言 | 第29-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8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2.2.3 实验设备 | 第33-34页 |
2.2.4 配制纺丝溶液以及制备纳米纤维支架 | 第34页 |
2.2.5 支架的纤维形貌表征 | 第34-35页 |
2.2.6 支架组成成分分析 | 第35页 |
2.2.7 支架的力学性能表征 | 第35页 |
2.2.8 支架的热力学稳定性表征 | 第35页 |
2.2.9 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 第35-37页 |
2.2.10 负载肝素的壳芯结构小口径纳米纤维管状支架的制备 | 第37-3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4页 |
2.3.1 支架的表面纤维形貌 | 第38-40页 |
2.3.2 支架组成成分分析 | 第40-42页 |
2.3.3 支架的机械性能 | 第42-44页 |
2.3.4 支架的热力学稳定性 | 第44-45页 |
2.3.5 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 第45-51页 |
2.3.6 负载肝素的壳芯结构小口径纳米纤维管状支架的制备 | 第51-54页 |
2.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梯度静电纺对称结构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 第55-99页 |
3.1 引言 | 第55-5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7-65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7-58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58-59页 |
3.2.3 配制纺丝溶液及双向静电纺丝过程参数的确定 | 第59页 |
3.2.4 梯度对称结构纳米纤维支架的的制备 | 第59-61页 |
3.2.5 支架纤维形貌及组成表征 | 第61页 |
3.2.6 支架组成成分分析 | 第61页 |
3.2.7 孔径测试 | 第61-62页 |
3.2.8 机械强度测试 | 第62-63页 |
3.2.9 热力学稳定性表征 | 第63页 |
3.2.10 亲水性测试 | 第63页 |
3.2.11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 第63-64页 |
3.2.12 体外降解试验 | 第64-6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65-98页 |
3.3.1 溶液推进速度对于两组分纤维直径的影响 | 第65-69页 |
3.3.2 梯度对称结构支架的结构 | 第69-74页 |
3.3.3 支架组成成分分析 | 第74-75页 |
3.3.4 支架的孔径 | 第75-76页 |
3.3.5 支架的机械性能 | 第76-80页 |
3.3.6 支架的热力学稳定性 | 第80-81页 |
3.3.7 支架的亲水性 | 第81-82页 |
3.3.8 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 第82-93页 |
3.3.9 支架的体外降解性能 | 第93-98页 |
3.4 小结 | 第98-99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2页 |
4.1 总结 | 第99-100页 |
4.2 难点及存在问题 | 第100-101页 |
4.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