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39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聚烯烃催化剂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2.1 Ziegler-Natta(Z-N)催化体系 | 第13-14页 |
1.2.2 茂金属催化体系 | 第14页 |
1.2.3 茂后金属催化体系 | 第14-15页 |
1.3 铬系烯烃聚合催化剂 | 第15-25页 |
1.3.1 早期非均相聚合催化剂 | 第15-16页 |
1.3.2 茂金属铬系均相聚合催化体系 | 第16-22页 |
1.3.3 非茂铬系均相聚合催化体系 | 第22-25页 |
1.4 助催化剂的分类及发展 | 第25-27页 |
1.4.1 烷基铝 | 第26页 |
1.4.2 MAO | 第26-27页 |
1.4.3 硼助剂 | 第27页 |
1.5 选题目的、意义和主要结果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9页 |
第2章 非桥连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水杨醛亚胺铬配合物的合成以及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 第39-73页 |
2.1 引言 | 第39-4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0-47页 |
2.2.1 试剂的准备 | 第40页 |
2.2.2 常规试剂 | 第40-41页 |
2.2.3 化合物的分析测试方法 | 第41页 |
2.2.4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41-46页 |
2.2.5 乙烯聚合 | 第46-47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47-63页 |
2.3.1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47-48页 |
2.3.2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48-53页 |
2.3.3 乙烯聚合研究 | 第53-63页 |
2.4 配体以及聚合物的核磁谱图 | 第63-6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第3章 取代环戊二烯基水杨醛亚胺铬配合物的合成以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 第73-93页 |
3.1 引言 | 第7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3-79页 |
3.2.1 试剂准备 | 第73-74页 |
3.2.2 化合物的分析测试方法 | 第74页 |
3.2.3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74-79页 |
3.2.4 乙烯聚合 | 第79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79-88页 |
3.3.1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79-80页 |
3.3.2 晶体结构 | 第80-85页 |
3.3.3 乙烯聚合 | 第85-88页 |
3.4 配体的核磁谱图以及部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图 | 第88-9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第4章 含吸电子基团水杨醛亚胺铬配合物的合成以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 第93-115页 |
4.1 引言 | 第9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3-98页 |
4.2.1 试剂准备 | 第93-94页 |
4.2.2 化合物的分析测试方法 | 第94页 |
4.2.3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94-98页 |
4.2.4 乙烯聚合 | 第98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98-106页 |
4.3.1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98-99页 |
4.3.2 晶体结构 | 第99-103页 |
4.3.3 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 第103-106页 |
4.4 配体的核磁谱图 | 第106-10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5页 |
第5章 双核半夹心茂铬配合物[Cp'Cr(OAr)Cl]_2的合成以及在烷基铝活化下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 第115-130页 |
5.1 引言 | 第11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5-118页 |
5.2.1 试剂准备 | 第115-116页 |
5.2.2 化合物的分析测试方法 | 第116页 |
5.2.3 配合物的合成 | 第116-118页 |
5.2.4 乙烯聚合 | 第118页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118-125页 |
5.3.1 配合物的合成 | 第118-119页 |
5.3.2 晶体结构 | 第119-120页 |
5.3.3 乙烯聚合研究 | 第120-12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30-131页 |
附录 | 第131-188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8-189页 |
致谢 | 第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