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龙门山北段地下水动力特征及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24页
   ·选题依据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1页
     ·逆冲推覆构造带(冲断带)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对龙门山构造带的研究第13-16页
     ·主要构造样式第16-18页
     ·龙门山构造演化简史第18-19页
     ·油气水文地质研究进展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2-23页
   ·完成工作量第23-24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4-34页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第24-26页
     ·龙门山北段印支褶皱区地质构造第24页
     ·四川中坳陷燕山褶皱区第24-26页
   ·岩石地层第26-29页
   ·储层,烃源岩第29-34页
     ·江油中坝气田勘探历史及成果第30-31页
     ·广元河湾场气田勘探历史及成果第31-34页
第3章 遥感技术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第34-50页
   ·遥感技术在我国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第34-35页
   ·遥感技术在龙门山中段构造解译中的应用第35-50页
     ·龙门山山前带中、南段都江堰地区遥感地质解译第35-40页
     ·龙门山山前中段绵竹地区遥感地质解译第40-43页
     ·龙泉山断层遥感地质解译第43-44页
     ·龙门山北段河湾场地区遥感地质解译第44-47页
     ·龙门山北段江油地区遥感地质解译第47-48页
     ·龙门山山前构造特征总结第48-50页
第4章 油气水文地质研究第50-64页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第50-54页
     ·浅循环地下水第51-52页
     ·岩溶形态的主要特征及其发育分布情况第52-53页
     ·岩溶发育的一般规律第53-54页
   ·地下水补、经、排条件第54-61页
     ·含水岩系的概念和划分第54-57页
     ·主要含水构造和组合第57-61页
   ·水化学特征第61-64页
     ·地下水化学成分特征第61页
     ·河湾场、中坝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比较分析第61-64页
第5章 水动力与油气成藏、保存的关系第64-77页
   ·水动力的来源第64-65页
   ·水动力与油气藏第65-67页
   ·河湾场气藏、中坝气藏特征差异分析第67-76页
     ·河湾场气藏构造特征分析第67-72页
     ·江油中坝气藏构造特征分析第72-76页
   ·油气有利区带预测第76-77页
结论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西致密砂岩气藏现今地应力剖面评价软件编制
下一篇:埕北306—桩海10下古生界潜山储层溶蚀缝洞横向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