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地震属性关联维的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第2章 非线性系统特征与地震信号的非线性特征 | 第13-20页 |
| ·动力学系统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 第13-14页 |
| ·非线性系统中混沌与分形的理论与联系 | 第14-18页 |
| ·混沌特征 | 第14-15页 |
| ·奇怪吸引子特征 | 第15页 |
| ·混沌的判别 | 第15-16页 |
| ·混沌时间序列 | 第16页 |
| ·分形特征 | 第16-17页 |
| ·混沌与分形的联系 | 第17-18页 |
| ·地震信号非线性特征的分析 | 第18-20页 |
| 第3章 地震属性及关联维的求解基本理论 | 第20-38页 |
| ·地震属性分析 | 第20-23页 |
| ·属性分类 | 第20-21页 |
| ·属性提取 | 第21-22页 |
| ·地震属性提取的时窗选取 | 第22-23页 |
| ·重构相空间目的 | 第23-24页 |
| ·相空间的重构 | 第24-26页 |
| ·参数的选取 | 第26-33页 |
| ·嵌入维数 | 第26-29页 |
| ·时间延迟 | 第29-33页 |
| ·关联维数的基本理论 | 第33-36页 |
| ·无标度区的分析 | 第36页 |
| ·数据序列长度分析 | 第36-37页 |
| ·关联维计算方法G—P 算法的误差分析 | 第37-38页 |
| 第4章 参数关联维在地震资料中求取的研究 | 第38-48页 |
| ·分形维 | 第38页 |
| ·地震道关联维数的求取分析 | 第38-41页 |
| ·关联维的物理意义 | 第38-39页 |
| ·地震属性关联维求取原理 | 第39-41页 |
| ·地震道的关联维数求取的改进研究 | 第41-46页 |
| ·算法中各种参数的确定 | 第42-43页 |
| ·人机交互方式 | 第43-44页 |
| ·关联积分计算的改进 | 第44-46页 |
| ·地震道关联维求解时的界面参数选择 | 第46-48页 |
| 第5章 地震属性参数关联维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 第48-56页 |
| ·理论模型试验 | 第48-51页 |
| ·在实际地震资料中的应用 | 第51-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