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油菜籽生产 | 第14-15页 |
·油菜籽脱壳的意义 | 第15-20页 |
·提高菜油的品质 | 第15-17页 |
·提高油菜饼粕蛋白的利用率 | 第17-19页 |
·扩大菜籽种壳的综合利用 | 第19-20页 |
·国内外油菜籽脱壳技术的研究动态 | 第20-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油菜籽物理力学特性的研究 | 第23页 |
·油菜籽破壳方法研究与破壳机试制 | 第23页 |
·油菜籽破壳机性能试验研究 | 第23页 |
·破壳油菜籽分选机的设计与运动参数分析 | 第23-24页 |
·破壳油菜籽分选机性能试验研究 | 第24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4页 |
·目标和预期结果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油菜籽的物料特性研究 | 第26-51页 |
·油菜籽的生物学特性 | 第26-31页 |
·油菜籽的类型、形态和结构 | 第26-28页 |
·油菜籽的生化组成 | 第28-31页 |
·油菜籽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第31-49页 |
·油菜籽的形状和尺寸 | 第31-37页 |
·油菜籽的形状 | 第31-32页 |
·油菜籽的粒径 | 第32-37页 |
·油菜籽颗粒粒径分布函数 | 第37页 |
·油菜籽的挤压力-变形特性 | 第37-44页 |
·油菜籽的挤压力-变形曲线 | 第38-40页 |
·油菜籽的粒径对挤压力-变形屈服点和破裂点的影响 | 第40-41页 |
·油菜籽粒径对屈服点Y1 和Y2 处变形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含水率对油菜籽屈服点的影响 | 第42-43页 |
·压缩速度对挤压力—变形曲线屈服点Y1 和Y3 的影响 | 第43-44页 |
·油菜籽剪切变形特性研究 | 第44-49页 |
·试验装置及方法 | 第44-45页 |
·油菜籽剪切曲线 | 第45-46页 |
·粒径对剪切力和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含水率对剪切力和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剪切速度对剪切力和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油菜籽破壳机结构设计与破壳机理分析 | 第51-78页 |
·油菜籽破壳方法 | 第51-55页 |
·湿法破壳 | 第51页 |
·水浸压碎法 | 第51页 |
·电击法 | 第51页 |
·真空法 | 第51页 |
·干法破壳 | 第51-55页 |
·剪切式破壳 | 第51-52页 |
·搓碾破壳 | 第52页 |
·挤压破壳 | 第52-53页 |
·撞击破壳 | 第53-54页 |
·能量法破壳 | 第54页 |
·复合法破壳 | 第54页 |
·搓撕法破壳 | 第54-55页 |
·压力膨胀法破壳 | 第55页 |
·超声波法破壳 | 第55页 |
·影响油菜籽破壳的因素 | 第55-56页 |
·油菜籽壳的性质 | 第55-56页 |
·油菜籽壳的状态 | 第56页 |
·油菜籽壳的粒度 | 第56页 |
·破壳能力 | 第56页 |
·破壳方法比较 | 第56-58页 |
·油菜籽破壳装置设计 | 第58-60页 |
·方案的确定 | 第58-59页 |
·工作原理及主要零部件 | 第59-60页 |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 第60-62页 |
·喂入量调节装置 | 第60-61页 |
·甩盘结构设计 | 第61-62页 |
·油菜籽的运动及力学分析 | 第62-70页 |
·喂料机构设计 | 第63页 |
·油菜籽在甩盘流道的运动分析 | 第63-68页 |
·油菜籽与齿板撞击运动分析 | 第68-69页 |
·油菜籽颗粒与复脱打板的撞击 | 第69-70页 |
·油菜籽破壳机理分析 | 第70-77页 |
·油菜籽的破坏、破碎和粉碎 | 第70页 |
·裂纹及其扩展条件 | 第70-71页 |
·被粉碎物料的基本物性 | 第71-73页 |
·物料强度 | 第71-72页 |
·强度随加荷速度而变化 | 第72页 |
·易碎性 | 第72-73页 |
·粉碎的三种假说 | 第73-75页 |
·雷廷智假说 | 第73页 |
·基尔壳切夫假说 | 第73-74页 |
·邦德假说 | 第74-75页 |
·油菜籽破壳所需功的计算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四章 油菜籽破壳机性能试验研究 | 第78-89页 |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78-81页 |
·试验材料 | 第78页 |
·试验设备 | 第78-79页 |
·试验方法 | 第79-81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1-88页 |
·油菜籽含水率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第81-82页 |
·喂入量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第82-83页 |
·甩盘转速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第83-84页 |
·复脱打板数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第84-85页 |
·复脱打板位置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第85-86页 |
·复脱打板高度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第86-87页 |
·齿圈的齿距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破壳油菜籽分选机结构设计与运动参数分析 | 第89-102页 |
·破壳油菜籽的物料特性 | 第89-91页 |
·破壳油菜籽的组分 | 第89页 |
·破壳油菜籽各组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 第89-90页 |
·破壳油菜籽混和物的物理特性 | 第90-91页 |
·常见分选方法比较 | 第91-94页 |
·几何特性分选 | 第91-92页 |
·空气动力学特性分选 | 第92-93页 |
·重力特性分选 | 第93页 |
·表面特性分选 | 第93-94页 |
·电特性特性分选 | 第94页 |
·破壳油菜籽分选机基本原理的确定 | 第94-95页 |
·总体方案的确定 | 第94页 |
·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 第94-95页 |
·振动筛的结构及运动分析 | 第95-101页 |
·振动筛的结构分析 | 第95-96页 |
·筛面上物料的运动分析 | 第96-101页 |
·本章小节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破壳油菜籽分选机的性能试验研究 | 第102-116页 |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102-107页 |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102-103页 |
·实验方法 | 第103-104页 |
·试验设计 | 第104-10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5页 |
·回归模型的检验与建立 | 第107-109页 |
·主效应分析 | 第109页 |
·单因素效应分析 | 第109-111页 |
·双因素效应分析 | 第111-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七章 油菜籽破壳分选机中试及结果分析 | 第116-121页 |
·中试公司概况 | 第116-117页 |
·设备中试过程及结果 | 第117-118页 |
·脱壳油菜籽饼粕分析 | 第118-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21-123页 |
·结论 | 第121-122页 |
·希望与建议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
作者简介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