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部分史职研究--以尹湾汉简为考察基点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2-18页 |
(一)传世文献中关于“史”职的记载 | 第13页 |
(二)汉代基层官制的研究情况 | 第13-15页 |
(三)尹湾汉简中官制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其他简牍中的官制研究 | 第16-17页 |
(五)秦汉“史”职研究 | 第17-1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重点及难点 | 第19-21页 |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史”职概述 | 第21-27页 |
一、秦汉时期的“史”职概述 | 第21-25页 |
二、尹湾汉简所反映的“史”职设置情况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秦汉尉史研究 | 第27-52页 |
一、秦代的尉史 | 第27-28页 |
二、汉代的尉史 | 第28-51页 |
(一)古籍、汉简中的尉史 | 第28-32页 |
1、古籍中的尉史 | 第28-29页 |
2、简牍中的尉史 | 第29-32页 |
(二)尉史的设置与从属关系 | 第32-38页 |
1、内郡尉史 | 第33-36页 |
2、边郡尉史 | 第36-38页 |
(三)尉史的数量 | 第38-39页 |
(四)尉史的职责 | 第39-49页 |
1、治书 | 第40-41页 |
2、巡边、捕罪、置后 | 第41-43页 |
3、市买 | 第43-45页 |
4、直符巡查仓库 | 第45-46页 |
5、诣府 | 第46-47页 |
6、收发月俸、廪给 | 第47-49页 |
7、清理债务 | 第49页 |
(五)尉史的待遇 | 第49-51页 |
1、尉史的月俸 | 第49-51页 |
2、尉史的口粮 | 第51页 |
三、尉史的演变 | 第51-52页 |
第三章 秦汉卒史研究 | 第52-65页 |
一、秦代的卒史 | 第52-53页 |
二、汉代的卒史 | 第53-65页 |
(一)卒史的地位与设置 | 第53-59页 |
(二)卒史的职能 | 第59-60页 |
(三)卒史的待遇 | 第60-62页 |
1、卒史的秩次 | 第60页 |
2、卒史的月俸 | 第60-61页 |
3、卒史的口粮 | 第61-62页 |
(四)卒史的升迁 | 第62-65页 |
第四章 秦汉狱史研究 | 第65-80页 |
一、秦代的狱史 | 第65-67页 |
(一)狱史的设置 | 第65页 |
(二)狱史的职能 | 第65-67页 |
二、汉代的狱史 | 第67-80页 |
(一)狱史的设置 | 第68-73页 |
(二)、狱史的职能 | 第73-76页 |
1、从《奏谳书》看狱史的职能 | 第73-75页 |
2、狱史的其他职能 | 第75-76页 |
(三)狱史与狱丞 | 第76-77页 |
(四)狱史的犯罪 | 第77-78页 |
(五)狱史的下属 | 第78-80页 |
第五章 秦汉令史研究 | 第80-90页 |
一、秦代的令史 | 第80-84页 |
(一)监督谷物刍稿出入仓 | 第81-82页 |
(二)巡查府库 | 第82页 |
(三)上计事务 | 第82页 |
(四)参与司法程序 | 第82-83页 |
(五)行庙 | 第83-84页 |
二、汉代的令史 | 第84-90页 |
(一)令史的设置 | 第84-85页 |
(二)令史的数量 | 第85-86页 |
(三)令史的职能 | 第86-88页 |
1、参与礼仪和祭祀 | 第86页 |
2、护驾 | 第86页 |
3、宣诏 | 第86-87页 |
4、举谣言 | 第87页 |
5、管理财物进出 | 第87-88页 |
6、审计账簿 | 第88页 |
(四)令史的地位与待遇 | 第88-90页 |
1、令史的地位 | 第88-89页 |
2、令史的待遇 | 第89-90页 |
结语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附录 | 第99-104页 |
后记 | 第104-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