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群落生产力稳定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9页
    1.1 生物多样性维持:物种的共存第10-12页
    1.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第12-16页
        1.2.1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概念与研究进展第12页
        1.2.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第12-15页
        1.2.3 不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联系第15-16页
    1.3 环境干扰的影响第16-17页
    1.4 本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第19-27页
    2.1 研究地点与气候条件第19页
    2.2 研究材料第19-21页
    2.3 实验设计第21-22页
    2.4 数据采集第22-23页
    2.5 数据分析第23-27页
第三章 施肥和刈割条件下多样性的维持第27-39页
    3.1 前言第27-28页
    3.2 结果第28-34页
        3.2.1 群落地上生物量第28-30页
        3.2.2 物种相互作用强度第30-33页
        3.2.3 单个物种的表现第33-34页
    3.3 讨论第34-37页
        3.3.1 物种组成对物种共存的影响第34-35页
        3.3.2 施肥和刈割对物种共存的影响第35-37页
        3.3.3 物种共存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第37页
    3.4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实验前期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系第39-48页
    4.1 前言第39-40页
    4.2 结果第40-46页
        4.2.1 群落地上生物量第40-42页
        4.2.2 潜在机制的检测第42-46页
    4.3 讨论第46-47页
        4.3.1 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关系第46页
        4.3.2 施肥和刈割对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第46-47页
    4.4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施肥、刈割和播种处理对物种入侵的影响第48-66页
    5.1 前言第48-49页
    5.2 实验结果第49-62页
        5.2.1 播种物种生物量的变化第49-52页
        5.2.2 杂草的物种丰富度及其生物量受到的影响第52-59页
        5.2.3 杂草物种丰富度及其生物量受到的直接及间接影响第59-62页
    5.3 讨论第62-64页
        5.3.1 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对杂草丰富度及其生物量的影响第62-63页
        5.3.2 施肥和刈割对杂草物种丰富度及其生物量的影响第63-64页
    5.4 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在实验后期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稳定性的关系第66-78页
    6.1 前言第66-68页
    6.2 结果第68-74页
    6.3 讨论第74-76页
        6.3.1 播种处理和施肥的影响第74-75页
        6.3.2 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第75-76页
    6.4 小结第76-7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2页
    7.1 结论第78-80页
    7.2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4页
附录第94-9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广义各向异性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的整体吸引子、维数估计及其惯性流形
下一篇:立方体Q3的边传递循环覆盖及Zp2-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