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免疫学论文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菌影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力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1.1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研究概况第12-23页
        1.1.1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与危害第12页
        1.1.2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2-13页
        1.1.3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型第13-16页
        1.1.4 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第16-17页
        1.1.5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诊断方法第17-19页
        1.1.6 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的毒力因子第19-21页
        1.1.7 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研究进展第21-23页
    1.2 菌影疫苗第23-24页
        1.2.1 菌影疫苗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1.2.2 菌影疫苗的形成机制第24页
        1.2.3 菌影疫苗的优势第24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6-38页
    2.1 材料第26-27页
        2.1.1 菌种、质粒及试验动物第26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26页
        2.1.3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26-27页
    2.2 方法第27-38页
        2.2.1 裂解质粒p PBA1100-E的构建第27-31页
        2.2.2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菌影的制备第31-33页
        2.2.3 免疫动物及攻毒试验第33-34页
        2.2.4 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第34-35页
        2.2.5 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检测第35-36页
        2.2.6 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第36-37页
        2.2.7 数据处理第37-38页
第三章 试验结果第38-50页
    3.1 裂解质粒p PBA1100-E的构建第38-40页
        3.1.1 裂解盒CI857-PL-PR-E的扩增第38页
        3.1.2 裂解质粒p PBA1100-E的PCR和双酶切鉴定第38-40页
    3.2 细菌裂解率影响因素的筛选第40页
    3.3 裂解质粒的裂解水平检测第40-41页
    3.4 裂解效率计算结果第41页
    3.5 重组质粒p PBA1100-E的稳定性试验结果第41-43页
    3.6 菌影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第43页
    3.7 无菌检验第43页
    3.8 LD50的测定结果第43-44页
    3.9 攻毒保护性试验结果第44页
    3.10 攻毒后脏器荷菌数的检测结果第44页
    3.11 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第44-47页
    3.12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CD4+和CD8+ T细胞的动态变化第47-48页
        3.12.1 脾脏中CD4+T细胞亚群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动态变化第47页
        3.12.2 脾脏中CD8+ T细胞亚群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动态变化第47-48页
    3.13 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第48-50页
        3.13.1 血清中 IL-4 含量的测定结果第48页
        3.13.2 血清中IL-4 含量的测定第48-50页
第四章 讨论第50-54页
    4.1 裂解质粒p PBA1100-E的溶菌情况第50页
    4.2 诱导起始菌液浓度对细菌裂解率的影响第50-51页
    4.3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菌影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抗体的水平第51页
    4.4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第51-52页
    4.5 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检测第52页
    4.6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菌影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第54-56页
附录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6页
个人简历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RNA-185调控VEGFA/STIM1表达与奶牛胎衣不下的关系
下一篇:黑龙江省部分牛场肉牛营养代谢状况调查及疾病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