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1 大气气溶胶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1.1 大气气溶胶地基观测 | 第11-12页 |
1.1.2 大气气溶胶星载卫星遥感观测 | 第12-13页 |
1.1.3 被动式遥感观测设备与主动式遥感观测设备的比较 | 第13页 |
1.2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地基观测气溶胶光学特性 | 第13-14页 |
1.2.2 卫星遥感观测气溶胶光学特性 | 第14页 |
1.2.3 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2 引言 | 第18-20页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2.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3 资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0页 |
3.2 数据说明 | 第20-22页 |
3.2.1 CALIPSO数据 | 第20-21页 |
3.2.2 MODIS数据 | 第21页 |
3.2.3 AERONET观测网 | 第21-22页 |
3.2.4 NCEP再分析资料 | 第22页 |
3.3 原理和方法 | 第22-28页 |
3.3.1 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的探测原理及反演方法 | 第22-23页 |
3.3.2 IDL处理CALIPSO卫星数据 | 第23-24页 |
3.3.3 沙尘天气识别方法 | 第24页 |
3.3.4 云、气溶胶分类以及沙尘气溶胶的识别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3.3.5 HYSPLIT模式 | 第26页 |
3.3.6 气溶胶模式 | 第26页 |
3.3.7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反演方法 | 第26-2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47页 |
4.1 沙尘气溶胶的识别及其传输个例分析 | 第28-38页 |
4.1.1 2013年3月10、11日北京沙尘天气过程及其影响 | 第28-29页 |
4.1.2 CALIPSO观测的北京地区沙尘气溶胶的空间分布 | 第29-35页 |
4.1.3 云和气溶胶分类以及沙尘的识别结果 | 第35-37页 |
4.1.4 沙尘传输路径模拟 | 第37-38页 |
4.2 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分析 | 第38-42页 |
4.2.1 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Angstrom波长指数(α) | 第38-39页 |
4.2.2 沙尘气溶胶体积谱分布 | 第39-40页 |
4.2.3 沙尘气溶胶单次散射反射率、不对称因子以及复折射指数 | 第40-41页 |
4.2.4 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天数的月平均变化和年际变化 | 第41-42页 |
4.3 北京地区气溶胶的季节变化 | 第42-47页 |
4.3.1 光学厚度、Angstrom波长指数(α)和降水量 | 第42-44页 |
4.3.2 气溶胶粒子大小分布 | 第44页 |
4.3.3 单次散射反照率(SSA) | 第44-45页 |
4.3.4 不对称因子(ASY) | 第45-46页 |
4.3.5 复折射指数(RI)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9页 |
6 讨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页 |
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