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里安·卡约里:美国首位数学史教授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卡约里小传 | 第16-30页 |
2.1 瑞士生活 | 第16-18页 |
2.2 美国求学 | 第18-19页 |
2.3 科罗拉多学院时期 | 第19-25页 |
2.3.1 建立科学学会和工程学院 | 第19-20页 |
2.3.2 在美国率先拍摄X光片 | 第20-22页 |
2.3.3 与M·康托尔的合作 | 第22-23页 |
2.3.4 科罗拉多学院的危机 | 第23-25页 |
2.4 加利福尼亚大学时期 | 第25-28页 |
2.4.1 首个数学史教授席位的诞生 | 第25-26页 |
2.4.2 主要学术成果 | 第26-28页 |
2.5 退休之后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卡约里作品介绍 | 第30-44页 |
3.1 论文 | 第30-32页 |
3.2 著作 | 第32-42页 |
3.2.1 著作介绍 | 第32-34页 |
3.2.2 《数学史》评介 | 第34-37页 |
3.2.3 《物理学史》评介 | 第37-39页 |
3.2.4 《数学符号史》评介 | 第39-42页 |
3.3 引进中国的卡约里的作品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卡约里与学术组织 | 第44-48页 |
4.1 卡约里与美国数学协会 | 第44-45页 |
4.2 卡约里与美国科学促进会 | 第45-46页 |
4.3 卡约里与科学史学会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纪念卡约里的活动 | 第48-54页 |
5.1 卡约里数学奖 | 第48-50页 |
5.2 卡约里室 | 第50-52页 |
5.3 卡约里环形山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