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及迁移转化特性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1.1 我国固体废弃物现状第14-15页
    1.2 控氧气化的优势第15-17页
    1.3 生活垃圾中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及危害第17-19页
    1.4 热处置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形态转化及迁移机理第19-20页
    1.5 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其检测方法第20-22页
    1.6 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及迁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22-25页
        1.6.1 温度及氧浓度的影响第23页
        1.6.2 硫和氯的影响第23-24页
        1.6.3 添加剂的影响第24-25页
        1.6.4 烟气冷凝段的金属形态变化第25页
    1.7 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25-26页
    1.8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26-29页
第二章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研究重金属形态变化第29-66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线介绍第29-33页
        2.2.1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第29-31页
        2.2.2 X射线吸收谱线基本理论第31-32页
        2.2.3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第32-33页
    2.3 生活垃圾热处置烟气冷凝过程中重金属Zn元素的形态变化第33-49页
        2.3.1 引言第33-34页
        2.3.2 样品介绍及飞灰颗粒采样方法第34-37页
        2.3.3 样品XAFS测试方法第37-38页
        2.3.4 样品XAFS谱线分析方法第38-39页
        2.3.5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39-49页
    2.4 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中重金属元素Cr价态、形态变化及浸出特性第49-64页
        2.4.1 引言第49-51页
        2.4.2 样品介绍第51-53页
        2.4.3 样品XAFS测试方法第53-54页
        2.4.4 样品XANES谱线分析方法第54-56页
        2.4.5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6-64页
    2.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三章 垃圾热处置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数值模拟分析第66-83页
    3.1 引言第66-67页
    3.2 FactSage软件介绍第67-69页
    3.3 垃圾热处置化学平衡模型及计算参数第69-72页
        3.3.1 热力学平衡模型第69-70页
        3.3.2 计算条件输入第70-72页
    3.4 模拟计算结果第72-80页
        3.4.1 温度对于重金属化合物形态及分布的影响第72-76页
        3.4.2 过量空气系数对于重金属化合物形态及分布的影响第76-80页
    3.5 热化学平衡计算的局限性第80-81页
    3.6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四章 生活垃圾控氧热处置重金属形态变化及迁移转化实验研究第83-120页
    4.1 引言第83-84页
    4.2 样品重金属分析检测方法第84-86页
        4.2.1 重金属含量测试第84页
        4.2.2 重金属浸出毒性测试第84-85页
        4.2.3 飞灰底渣样品晶相分析第85页
        4.2.4 BCR连续提取第85-86页
    4.3 管式炉固定床控氧热处置实验研究第86-97页
        4.3.1 模拟垃圾样品制备及重金属添加第86-88页
        4.3.2 实验装置及方法介绍第88-90页
        4.3.3 气氛及添加剂对重金属迁移分布影响第90-97页
    4.4 下吸式气化炉控氧气化实验研究第97-110页
        4.4.1 垃圾样品物化特性第97-101页
        4.4.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介绍第101-103页
        4.4.3 重金属元素迁移分布平衡分析第103-107页
        4.4.4 重金属元素形态变化第107-109页
        4.4.5 飞灰及底渣重金属浸出特性第109-110页
    4.5 10吨/天生活垃圾两段式炉排炉中试平台控氧气化试验研究第110-117页
        4.5.1 生活垃圾样品物化特性第111-113页
        4.5.2 炉排炉中试装置介绍第113-114页
        4.5.3 试验工况设置第114-115页
        4.5.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15-117页
    4.6 本章小结第117-120页
第五章 飞灰重金属稳定化处置第120-134页
    5.1 引言第120-121页
    5.2 浮选结合酸洗复合工艺第121-126页
        5.2.1 飞灰样品介绍第121-122页
        5.2.2 浮选工艺第122页
        5.2.3 飞灰浮选分离结果第122-124页
        5.2.4 浸出毒性测试分析第124-125页
        5.2.5 复合工艺经济效益分析第125-126页
    5.3 添加生物质灰降低飞灰熔融能耗研究第126-133页
        5.3.1 飞灰及熔融添加剂样品介绍第127页
        5.3.2 生物质灰对灰熔点及熔融所需热量的影响第127-130页
        5.3.3 等离子体熔融实验第130-132页
        5.3.4 经济效益分析第132-133页
    5.4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34-140页
    6.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第134-137页
    6.2 本文研究创新点第137-138页
    6.3 进一步工作及建议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6页
博士期间发表(录用)论文及成果第156-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肾活血方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一种基于Pi演算的并行编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