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8-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5-39页 |
1 中医对支饮的认识 | 第15-21页 |
1.1 支饮的含义 | 第15-17页 |
1.2 病因病机 | 第17-19页 |
1.3 证候特点 | 第19页 |
1.4 治法 | 第19-21页 |
2 支饮与现代医学相关疾病 | 第21-23页 |
2.1 慢性心力衰竭 | 第21-22页 |
2.2 渗出性心包炎 | 第22页 |
2.3 慢性支气管炎 | 第22页 |
2.4 支气管哮喘 | 第22-23页 |
2.5 慢性肺心病 | 第23页 |
3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第23-32页 |
3.1 CHF与中医相关的病名 | 第23-25页 |
3.2 CHF的中医病机 | 第25-26页 |
3.3 中医学对CHF的辨证分型 | 第26-27页 |
3.4 CHF的中医治疗 | 第27-30页 |
3.4.1 按病程分类辨治 | 第27-28页 |
3.4.2 按病位及正虚性质分类辨治 | 第28页 |
3.4.3 按病机演变规律分类辨治 | 第28-29页 |
3.4.4 按临床表现分类辨治 | 第29-30页 |
3.5 CHF与水饮的关系 | 第30-32页 |
4 现代医学对CHF水钠潴留机制的认识 | 第32-33页 |
5 水通道蛋白与中西医水液代谢的关系 | 第33-37页 |
5.1 水通道蛋白与水代谢失调疾病 | 第33-36页 |
5.1.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第34页 |
5.1.2 呼吸系统疾病 | 第34-35页 |
5.1.3 消化系统疾病 | 第35页 |
5.1.4 泌尿系统疾病 | 第35-36页 |
5.2 水通道蛋白在中医水液代谢失调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6 水通道蛋白与中医“水饮”的关系 | 第37-3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9-75页 |
1 材料 | 第39-40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9页 |
1.2 实验药品 | 第39页 |
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39-40页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0页 |
2 方法 | 第40-47页 |
2.1 动物分组及造模方法 | 第40-41页 |
2.2 中药煎剂制备及给药方法 | 第41页 |
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 第41页 |
2.4 指标观察及检测方法 | 第41-46页 |
2.4.1 行为体征观察 | 第41-42页 |
2.4.2 心功能检测 | 第42页 |
2.4.3 血浆检测 | 第42页 |
2.4.4 肾组织AQP2及肺组织AQP5检测 | 第42-43页 |
2.4.5 肾组织及肺组织cAMP、PKA、PKC检测 | 第43页 |
2.4.6 心脏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43页 |
2.4.7 基因芯片检测 | 第43-46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46-47页 |
3 结果 | 第47-75页 |
3.1 行为体征观察 | 第47页 |
3.2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3.3.1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血清心房利钠肽(ANP)水平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2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3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肾组织AQP2表达的影响 | 第51-52页 |
3.5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肾组织cAMP、PKA、PKC表达的影响 | 第52-53页 |
3.6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肺组织AQP5表达的影响 | 第53-54页 |
3.7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肺组织cAMP、PKA、PKC表达的影响 | 第54-55页 |
3.8 温阳消饮方对CHF大鼠心肌形态学的影响 | 第55页 |
3.9 基因芯片检测 | 第55-75页 |
3.9.1 RNA质检结果及电泳图谱 | 第55-58页 |
3.9.2 各组基因聚类分析 | 第58-61页 |
3.9.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果 | 第61-69页 |
3.9.4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 第69-72页 |
3.9.5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分析 | 第72-73页 |
3.9.6 共同逆向表达基因 | 第73-75页 |
讨论 | 第75-99页 |
1 温阳消饮法治疗CHF的机制 | 第75-80页 |
1.1 温阳消饮法代表方组成及方解 | 第75页 |
1.2 苓桂术甘汤治疗CHF的依据 | 第75-78页 |
1.2.1 苓桂术甘汤治疗CHF的临床研究 | 第75-77页 |
1.2.2 苓桂术甘汤治疗CHF的实验研究 | 第77-78页 |
1.3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CHF的依据 | 第78-80页 |
1.3.1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CHF的临床研究 | 第78-79页 |
1.3.2 葶苈子的药理作用 | 第79-80页 |
1.4 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CHF的临床研究 | 第80页 |
2 CHF模型评价 | 第80-84页 |
2.1 CHF模型选择 | 第81-83页 |
2.2 CHF模型评价 | 第83-84页 |
3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心功能的作用 | 第84-85页 |
4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第85-87页 |
4.1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血清ANP含量的影响 | 第85-86页 |
4.2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血清BNP含量的影响 | 第86页 |
4.3 温阳消饮法对大鼠血清AngⅡ含量的影响 | 第86-87页 |
5 温阳消饮法调控大鼠水通道蛋白表达治疗水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87-90页 |
5.1 温阳消饮法对大鼠肾脏AQP2表达的调节作用 | 第88-89页 |
5.2 温阳消饮法对大鼠肺脏AQP5表达的调节作用 | 第89-90页 |
5.3 cAMP-PKA/PKC信号通路与肾脏AQP2、肺脏AQP5相关性探讨 | 第90页 |
6 “温药”桂枝对CHF大鼠治疗效果的探讨 | 第90-91页 |
7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肾髓质基因表达的调控 | 第91-99页 |
7.1 温阳消饮法对CHF大鼠肾髓质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第91-92页 |
7.2 温阳消饮法调控CHF大鼠肾髓质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分析 | 第92-99页 |
7.2.1 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 第92-95页 |
7.2.2 温阳消饮组-模型对照组 | 第95-97页 |
7.2.3 去桂消饮组-模型对照组 | 第97-99页 |
结论 | 第99-100页 |
创新性与特色 | 第100-10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8页 |
附件一:综述 | 第118-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6页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