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瓯海区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3页 |
1 主要概念及其内涵 | 第9-12页 |
1.1 社会保障 | 第9-10页 |
1.2 社会救助 | 第10页 |
1.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0-11页 |
1.4 公共服务的定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2.1 对低保公共服务工作的研究 | 第12-13页 |
2.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13页 |
2.3 公共服务研究 | 第13-15页 |
3 主要相关理论的概述 | 第15-19页 |
3.1 低保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3.2 绩效管理与评价相关理论的介绍 | 第18-19页 |
4 我国城乡居民低保制度模式发展概述 | 第19-22页 |
4.1 城镇低保制度模式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4.2 农村低保制度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4.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5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温州市瓯海区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运行分析 | 第23-45页 |
1 温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变化 | 第23-24页 |
2 温州市救助力量不断增强 | 第24-25页 |
3 瓯海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发展 | 第25-32页 |
3.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3.2 最低保障中困难救助层次 | 第26-30页 |
3.3 瓯海区低保运行状况 | 第30-31页 |
3.4 低保线标准的确立及资金来源 | 第31-32页 |
4 当前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32-34页 |
4.1 低保标准有待提高 | 第33页 |
4.2 与再就业机制缺乏有效衔接 | 第33-34页 |
4.3 低保资金筹集机制中存在平均主义倾向 | 第34页 |
5 瓯海区低保体系运行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 第34-38页 |
5.1 城乡补助标准不一 | 第34-35页 |
5.2 边缘困难群体的现实困境 | 第35-36页 |
5.3 保障标准偏低,内容单一 | 第36-37页 |
5.4 动态管理不到位 | 第37页 |
5.5 资金发放不及时 | 第37-38页 |
6 瓯海区低保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3页 |
6.1 农村低保对象很难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 | 第38页 |
6.2 人情保和关系保在农村个别地方存在 | 第38页 |
6.3 村级管理程序不够规范 | 第38-39页 |
6.4 低保对象界定不规范 | 第39页 |
6.5 农村低保对象的公开和评议环节不规范 | 第39页 |
6.6 低保的动态管理有待进一步改善 | 第39-40页 |
6.7 低保城乡差距大的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6.8 动态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6.9 基层整体工作力量比较弱 | 第42-43页 |
7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瓯海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成熟度评价 | 第45-53页 |
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1.1 科学性原则 | 第45页 |
1.2 系统性原则 | 第45页 |
1.3 可比性原则 | 第45页 |
1.4 可操作性原则 | 第45-46页 |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6-48页 |
2.1 评价目的 | 第46页 |
2.2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48页 |
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的实施 | 第48-49页 |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低系成熟度评价 | 第49-52页 |
4.1 一般评价要点 | 第49页 |
4.2 一般评价过程 | 第49-50页 |
4.3 农村低保工作评价的成熟度改进 | 第50-51页 |
4.4 瓯海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成熟度评价 | 第51-52页 |
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瓯海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改进建议 | 第53-59页 |
1 转变战略思想理念 | 第53-54页 |
2 完善瓯海区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54页 |
2.1 提高最低保障标准 | 第54页 |
2.2 强化制度促进再就业的功能 | 第54页 |
2.3 完善低保制度的筹资机制 | 第54页 |
3 创新工作方式 | 第54-56页 |
3.1 购买中介服务 | 第54-55页 |
3.2 加快网络建设实现高效服务 | 第55页 |
3.3 建立低保对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 | 第55页 |
3.4 社会化发放提高效率 | 第55-56页 |
4 强化内部管理制度 | 第56-58页 |
4.1 建立定期研究制度 | 第56页 |
4.2 建立考核机制 | 第56页 |
4.3 加强对民政干部的教育培训 | 第56-57页 |
4.4 动态管理制度化 | 第57页 |
4.5 建立信息报告制度 | 第57页 |
4.6 规范档案资源管理 | 第57-58页 |
5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9-61页 |
1 讨论 | 第59页 |
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9-60页 |
3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